中文 | English
开普勒定律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7-26

    德国天文学家J?开普勒 (1571—1630)利用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多年的观测资料,在研究火星绕太阳运动的基础上总结出描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1609年发现第一、第二定律,1619年发现第三定律)。开普勒定律直观地描述了太阳系中大行星的运动规律,于是二体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与大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十分相似,其运动也基本符合开普勒定律。

  开普勒定律包括三大定律: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其运行轨道为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条轨道常称为开普勒轨道。第二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行星和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同。图中若行星从A到B与从C到D所用的时间相等,则图形OAB与OCD面积相等。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运行周期的平方与它们的轨道椭圆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