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导航古已有之,感受古人智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5-03

人们在长途跋涉中,为许多野生动物具有迁徙本领赞叹不已,同时梦想着人类也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实际上,人们在自己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早已把导航概念融入在日常生活里,用星星和地形地物来判断行进方向与所在位置。

  远古时黄帝战蚩尤时就发明了第一种定向工具“指南车”。在其后漫长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中,尤其是航海和天文学的发展,大大推进导航技术的发展,人类相继发明了磁罗盘、六分仪、牵星板、地基无线导航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

  过洋牵星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航海定位技术,对天文导航科学作出重大贡献。其最早出现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就使用了一整套成熟的 “过洋牵星”的航海术。用牵星板测量所在地的星辰高度,然后计算出该处的地理纬度,进而明确船舶在海上的位置,以此测定船只的具体航向。至今仍有一些渔民会利用这一种方法,根据经验马上判断出自己的方位。虽然它比不上现在的雷达、GPS等高科技设备,但却是很实用的判断方式。

  尽管由于其定位精度、导航作用范围,以及易受环境气候等条件的限制,这些导航设备工具或者系统已不能完全现代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我们仍能从其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古人利用牵星术规划航海路线

六分仪

过洋牵星板

罗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