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原始森林里的追踪——卫星导航技术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应用(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2-11

  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目前只有约3000只,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贵州、云南、西藏等人类很难接近的原始森林和高山峡谷中。实地研究金丝猴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发现它们和对它们进行跟踪观察。“以往,要想看到一群猴的踪影,我们甚至要等上两三个月。”动物学家魏辅文说:“而且,用原来的传统方法我们得不到金丝猴的详细资料,得不到它们的活动规律,我们就没办法揭示金丝猴生活的奥秘,也就没有办法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而采用卫星定位技术这种高科技手段成为突破这一难点的根本途径。

  2003年12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实施了老君山滇金丝猴考察项目,这是滇金丝猴的保护行动当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弄清滇金丝猴的保护需求, 使科学家的保护行动更具针对性。这次考察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在云南老君山上首次利用卫星定位技术跟踪滇金丝猴群,对这些可爱好动的金丝猴进行了行为生态学研究,这也是我国动物专家第一次在陆生林栖野生动物上使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在经历了半个多月的耐心等待和搜索之后,12月17日研究人员终于在老君山的一个沟谷里发现了猴群,并成功抓到了4只滇金丝猴。研究人员赶紧为其中的两只成年公猴分别戴上了重700克的卫星定位项圈,这种项圈具有自动脱落功能,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动物的自由生活。这两个项圈还有所区别:一个只能通过无线电进行跟踪,可以每天定时多次记录猴子或猴群的地理空间数据,并存储在项圈上,工作10 个月后便自动脱落,因此必须经回收才能把数据下载下来;另一个具有无线电跟踪和卫星定位两种功能, 能定时把项圈所记录的地理空间数据传给研究人员,它可以连续工作两年。

  通过导航卫星对滇金丝猴的跟踪定位,获取了各种空间数据,使研究人员初步了解到所跟踪的滇金丝猴群的约70平方千米活动范围的准确位置。同时,这些数据在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老君山地区信息管理平台上集成和分析,使科学家能够掌握滇金丝猴活动习性和栖息地利用规律,从而为制定针对性保护和管理计划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这在我国陆生林栖野生动物研究、保护和管理历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徐菁 国际太空)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