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北斗需谨防专利“核武器”攻击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16

  (北斗网讯  记者陈飚)一场英美两国就GPS知识产权引发的专利纠纷,虽然早已于2013年初就画上了阶段性的句点,但其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响却余波未平。正如华信天线技术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施蕾所言,卫星导航系统知识产权的全球布局,就像潜伏在他国的一件“核武器”,一旦引爆,其杀伤力不可估量,而正在发展中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需要谨防这些“核武器”,并构建自身的“武器库”。

  一件专利引发的纠纷

  这些“核武器”为何有如此大的杀伤力?这会让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存在哪些隐患?又会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带来怎样的问题?……要解开这一系列的疑问,需要从一份联合声明说起。

  2013年1月17日,英美两国发表联合声明:GPS民用信号将免费对公众开放。众所周知,GPS是美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为何美国要与英国发表联合声明,将GPS民用信号免费对公众开放?这都源自于一件英国在美国部署的专利。

  这件专利号为US8233518的专利是英国2006年在美国部署申请,并于2012年7月31日获得授权。与一般专利不同的是,该专利的专利权人是英国的国防部长。显然,这件专利已远远超出了个人或企业专利的范畴,而上升到政府层面。其专利名称是“信号、系统、方法及装置”,虽然表面上看不出特别之处,但却暗藏玄机:专利实质涉及计划在2015年投入使用的第三代GPS民用信号以及计划用于伽利略开放服务的信号。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可以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目前GNSS主要有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和中国北斗四大系统,也包括几个区域系统,如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各系统建设完成后,天空将有120多颗导航卫星,彻底改变目前GPS主导的局面。数量充足的卫星可保证信号的完好和连续,从而提高定位性能,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各系统相互兼容且尽量是可互操作的。第三代GPS民用信号和伽利略开放服务信号就具有兼容互操作的特性,因此,也可以说,今后各卫星导航系统要实现兼容互操作,势必会引发更多类似的专利纠纷。

  英国此项专利相当于扼住了美国今后使用GPS民用信号和伽利略开放服务信号的咽喉。因为根据法律规定,英国国防部长享有向所有在美国使用GPS民用信号和伽利略开放服务信号的接收机、芯片制造商和信号应用商收取专利使用费的权利。如果把诺瓦泰、高通等公司将卫星导航产品在全球部署的专利比做潜伏的炸弹的话,那么这件由英国国防部长部署的专利将是一枚潜伏在整个卫星导航系统中的“核武器”。2011年,当英国人得知该专利将被授权时,他们便谋划着行使权利,其目标直指美国GPS卫星制造商洛玛公司,以及诸多美国的接收机、芯片制造商和信号应用商,要求他们支付专利使用费。此举震动全美上下,也引发了这场历时1年半的专利纠纷。

  据称,美国国防部与英国国防部随即展开对话,希望借政府级外交谈判解决争议。美国制造商们也纷纷呼吁政府和行业协会给予干预,否则增加的成本终将转嫁到用户身上,这其中包括美国政府和美国军方。于是,迫于各方压力,美国不得不动用外交手段,与英国签署了前文提到的双边协议。

  北斗知识产权布局的思考

  英美双边协议的签订并非意味着事端已经终结。

  事实上,英国还保留了在美国追究其使用伽利略开放服务信号的权利。此外,更深远的影响是,在此事件之前,以美国GPS系统为代表的卫星导航系统均表示民用卫星导航信号将免费公布,但鉴于英国的这项专利,今后民用卫星导航信号免费的格局或许会被打破。

  实际上,英国针对卫星导航民用信号收取费用的想法,并不仅仅限于美国,而且他们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全球专利部署,涉及两个系列的专利。首先是2003年就开始布局的专利系列,英国在美国、中国、俄罗斯等14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并在11个国家已获得授权,其中在中国有4件专利申请,其中2件已获得授权,还有2件正在审查中。其次是2006年部署的专利系列,涉及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已在5个国家获得授权,其中在中国涉及2份专利申请,1份已获得授权。可以看出,英国已成功在中国潜伏了3件与卫星导航相关的专利“核武器”。

  英国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将使其能够对中国的GPS/伽利略接收机、芯片制造商收取专利使用费,并向中国的GPS/伽利略信号应用商收取专利使用费,甚至向中国的北斗/GPS/伽利略的系统兼容制造商收取费用。面对这样的专利威胁,施蕾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必须构建自己的专利“武器库”,才能在面对他国专利攻击时,选择回击或者双边谈判。此外,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卫星导航信号体制正在设计中,如果考虑全球卫星导航信号体制的兼容互操作特性,则很可能涉及到英国申请的专利技术。因此,中国在设计北斗全球卫星导航信号体制时需要考虑相应的专利规避。

  施蕾认为,如今北斗系统从技术角度划分为空间段技术、控制段技术和用户段技术。不过,从知识产权布局的角度,需要考虑专利权人、专利重要性和影响力问题,因此,将北斗技术划分为系统级技术和产业级技术应该更为合理。系统级技术是对北斗系统框架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专利权人主要是能够代表国家利益的权利人,这也是挖掘专利“核武器”的源头。产业级技术是在系统级技术保障下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专利权人以企业为主,这也是构建和完善专利“武器库”的关键。

  英美知识产权之争,让中国需要警惕的是,自主创新的成果只有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才是真正属于中国的技术。中国的北斗系统只有拥有了自己的专利“武器库”,才能真正保护北斗系统,对抗他国的专利攻击;换而言之,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需要尽快进行全球的知识产权战略部署,而且要制定时间表。

  由于法律规定,专利申请必须要在技术公开前完成,因此,中国于2012年底公布了北斗ICD文件之后,很多局域系统的卫星导航信号已无法进行专利保护。中国应该以此为戒,在2020年实现北斗系统全球服务前完成全球知识产权布局。总而言之,北斗知识产权的全球布局,任重而道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