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网讯 特约记者刘悦)2011年5月18日至20日,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Brad Parkinson教授接受了北斗网记者的独家专访。
刘悦:您好,帕金森教授,欢迎您来到中国。非常荣幸您能够接受我们北斗网的独家专访。
帕金森:谢谢。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中国,我对中国的印象非常好。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刘悦:我非常高兴听到您喜欢中国。您被誉为“GPS之父”。我想请问您,在卫星应用还不那么广泛的时候,GPS的设计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帕金森:其实,在当时,我们就已经能够预见到了卫星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事实上,这个创意并非最初是由我提出的,我只是将当时的很多相关想法进行了整合,形成了一个体系,这就是GPS系统最初的原型。
刘悦:谈及GPS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及马尔科姆·克里教授。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您能就他对GPS产生的贡献做出一些评价吗?
帕金森:他是GPS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他也曾是美国国防部的三位重要人物之一。在GPS项目启动之前,美国空军并不支持,但他仍能力排众议,支持我的想法。他对空军讲,让这个年轻人试试吧!他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问这些有没有影响到我的工作。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能那样支持我是非常不容易的。
刘悦:大约在四十年前,也就是您领导GPS项目的时候,GPS还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我想请问,在那时,您是否想到过GPS会在今后对大众生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帕金森:这确实是个奇迹。但事实上,我在刚刚开始研发GPS系统的时候,就认为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军事领域,同时还能在民用领域有着巨大的价值。当我向国会汇报的时候,我强调说,这是一个军民两用的系统,而它在民用方面的应用价值甚至会超过军用。确实仍有很多人都认为GPS最初是为了军事用途而研发的,但这绝对不是事实,我可以证明。
刘悦:您能否告诉我们GPS在大众生活中有着哪些具体的应用?
帕金森:具体的方式有很多,数不胜数。比如你在美国开车,就会用到GPS。再比如我昨天在杭州旅游,司机就使用了GPS进行导航。GPS能够应用于航空、海事等各个领域,尤其能在海上油轮泄漏等突发事件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许现在大街上的很多人还不知道GPS,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逐渐了解到的。
刘悦:我很高兴听到GPS有着如此广泛的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确实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您也知道,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或地区)都开始研发自己独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您认为它们会对GPS带来哪些挑战?您会因此而感受到一些竞争压力吗?
帕金森:没有。我想,这正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一种方式。我个人非常欢迎这种竞争。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们的政府曾就如何看待中国的北斗系统和其它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如伽利略系统的问题产生了激烈讨论。我告诉他们,应该鼓励这些国家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竞争会促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
刘悦:您很自信,GPS也非常自信。
帕金森:我不知道用自信这个词来形容是否合适。我想就卫星导航系统对人类的价值而言,我们需要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但我仍然认为我们不会有太多这样的独立系统出现。
刘悦:由于卫星导航系统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很多国家没有能力独立建成。在您看来,如何让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造福全人类?
帕金森:这些系统已经在造福全人类了。你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当我们第一代GPS构建完成的时候,第一台民用接收机并不是由美国制造的。这是因为我们向全球公布了接收机的设计方案,其中还包括了信号结构与数据编码格式。正因如此,英国利兹大学的学生才能制造出来了第一台接收机。这名学生的导师正是我的好朋友Peter Daly教授。这多巧啊!所以,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建造自己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可以通过我们公布的接收机设计方法和接收的卫星信号,同样从中受益。
刘悦:兼容与互操作是本届大会的主题。在今天上午的报告中,我听到这两个词被多次提到。但是,我们如何能够真正实现这样的两个目标?
帕金森:实际上,我的目标是可交换。我认为,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需要建立一些国际性的组织。实际上,我们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这样的组织。同时,我们仍需将可交换定为发展目标。如果我们不把它定为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实现兼容与互操作就只能是空谈。
刘悦:除了卫星导航领域,您还有其它的一些项目正在研究,请问您有什么新的研究方向吗?
帕金森:我们刚刚完成了利用GPS进行有关重力探测B卫星的试验。该试验是用来验证爱因斯坦理论的一项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这个项目目前进行顺利。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些实验数据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项结果在两星期前刚刚发布。你可以在网上查到相关资料。
刘悦:谢谢。我希望您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