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CG的性质与成立过程
ICG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的英文简称,是在联合国框架下倡导成立的政府间非正式组织。
早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以及2001年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会议中,关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主要讨论的议题之一。2004年,由38个成员国和15个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组成的GNSS行动小组建议,应成立一个GNSS国际委员会,促进GNSS基础设施的全球应用和GNSS系统间的信息交换。
2005年12月,ICG在维也纳联合国办公室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正式成立,旨在增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与互操作,促进卫星导航全球应用。ICG是当前国际卫星导航领域重要的多边平台,它的成立标志着GNSS已成为一种国际资源。
ICG每年召开一次大会,由ICG成员、准成员、观察员申请主办,参与者包括来自各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以及全球卫星导航工业界、学术界、GNSS用户等各界代表,是世界卫星导航领域的重要会议。
为加强当前和未来全球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和互操作,2007年ICG成立了供应商论坛,为各系统供应商在重要技术问题和运营理念上开展交流提供平台。
2012年11月4日至9日,中国将举办ICG第七届大会(ICG-7)。
二、ICG的组织机构
ICG向所有由政府机构组织、以及涉及GNSS服务与应用的GNSS及其增强系统的联合国成员国、国际组织或机构开放。ICG的执行秘书处设在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UNOOSA)。ICG委员会包括成员、准成员以及观察员三类。
ICG成员分为核心系统供应商、具有明确的GNSS服务与应用计划的联合国成员国、区域或天基增强系统供应商,其中中国(北斗)、欧盟(GALILEO)、俄罗斯(GLONASS)、美国(GPS)是ICG确定的四大核心系统供应商;意大利、马来西亚、阿联酋是具有明确的GNSS服务与应用计划的联合国成员国;欧空局(EGNOS)、印度(GAGAN、INRSS)、日本(MSAS、QZSS)、尼日利亚(NigComsat-1 SBAS)、俄罗斯(SDCM)、美国(WAAS)是区域或天基增强系统供应商。
ICG准成员是指开展GNSS服务与应用的国际、区域组织和机构。另外,ICG还设置了观察员。
ICG委员会下设4个工作组,分别关注兼容和互操作;GNSS服务性能提升;信息分发和能力建设;参考框架、授时和应用等问题。
三、ICG对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作用
到目前为止,ICG大会已成功举办六届。在各成员国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通过每年召开大会、供应商论坛、各工作组中间会议、GNSS应用区域研讨会等国际会议,成立ICG信息中心,开展GNSS教育课程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各国在卫星定位、导航、授时和增值服务方面的深入交流,加强了各国在GNSS兼容和互操作问题上的进一步合作,促成了ICG成员间以及与更广泛的用户团体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推动了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举办ICG-7大会的意义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CSNO)的高级工程师卢鋆介绍,中国作为世界航天大国、ICG重要成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在积极参与GNSS相关会议、广泛开展交流活动的同时,自觉承担国际义务,申请主办ICG-7大会。
自ICG成立以来,除第一届大会由ICG秘书处主办外,印度、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日本五国已举办了ICG大会。作为全球GNSS供应商之一,中国举办ICG第七届大会,将实现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和两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主办ICG大会的一个完整轮次,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
目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开始提供试运行服务,系统研制部署工作稳步推进,应用推广与产业化正在加速推进,借助主办ICG-7大会的契机,中国将进一步深度参与国际导航领域的工作与事务,为全球GNSS系统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中国对卫星导航国际交流活动的主要贡献
中国在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坚持“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宗旨,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理念,在ITU、ICG等国际框架下,积极开展了以兼容互操作、频率协调、学术研讨、供应商沟通等为重点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为人类科技进步谋福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框架下,申报北斗系统卫星网络资料,与欧洲、美国、俄罗斯等积极开展国际频率协调工作,参加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以及ITU研究组、工作组会议。
二是作为ICG重要成员,主办ICG第七届大会,参加历届ICG大会、供应商论坛和工作组会议,倡议成立了国际GNSS监测与评估服务(iGMAS)和应用两个子工作。
三是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积极开展以兼容与互操作为核心的广泛交流与技术协调,促进与其他GNSS系统融合发展。
四是主办并积极参与卫星导航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从2010年起,中国每年举办一次面向世界的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中国导航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和论坛,通过参与会议、学术发言、深入交流等各种形式,与世界各国管理部门、学术界、用户界、产业界积极交流。
五是鼓励和支持国内各单位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
(北斗网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