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网讯)12月12日,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获奖名单揭晓。本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主题确定为“实业的使命”,旨在呼唤实业的回归与振兴,表彰在实体经济方面的优秀践行者和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群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任务团队获得201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李长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卫星系统总师杨慧代表北斗团队出席颁奖典礼。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任务团队介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0月25日,随着第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建设圆满完成。经过一段时间在轨测试后,将正式提供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作为我国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的北斗卫星导航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顺利实现。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有效打破国外垄断,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导航定位技术和独特的短报文通信技术,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集成综合,我国将形成一个广泛、全球性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对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团队是一支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队伍,承担着北斗导航工程运载火箭和导航卫星两大核心系统的研制、组批生产、发射组网等任务。在这支100余人的团队中,35岁以下人员占70%以上。自2004年9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立项以来,短短8年间,研制团队在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总设计师姜杰,卫星系统总指挥李长江、总设计师谢军、杨慧的带领下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先后突破了宇航产品组批生产、多星多轨组网运行等12项关键技术,突破了40多项专业技术,填补了数十项技术空白,成功完成了14枚火箭和16颗卫星的研制和发射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为我国后续航天工程及其他社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秉承光荣的使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团队将不负众望,按照“三步走”战略,深入推进后续工程建设,力争在2020年前后建成由30多颗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无源服务能力,实现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国际一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目标,使我国跻身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强国之列,为推动我国航天强国建设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获奖理由:
中国成为美国之后全球第三个精度在十米以内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供应商。
六年时间,发射了16颗卫星,获得了百分之百的成功。
研发工作困难重重,但北斗团队也在一次次挫折中走向成熟。
几年前,杨慧第一次独自带领团队进行卫星发射,但显示屏上的数据却突然失去踪影。一天、两天、三天,他们彻夜不眠,茫茫太空,但却始终找不到卫星的任何信号。
杨慧:恨不得自己到天上看一看卫星怎么了,那种感觉,没法交待。
这次重大险情让杨慧刻骨铭心。
整整16个日日夜夜,他们在浩瀚的太空中搜寻着卫星的踪迹。终于,在卫星失踪后的第17天,他们捕捉到了卫星的一丝踪迹。2012年,北斗火箭系统更实现了一箭双星的突破。2012年10月,北斗第16颗卫星成功发射,随着北斗明年即将投入商用,中国不仅摆脱对GPS的依赖,北斗也将衍生出惊人的卫星定位产业。
现场互动:
王小丫: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请上北斗卫星团队代表。
北斗卫星团队手持着这个奖杯,也像一颗闪亮的星星,让我们举起奖杯,谢谢颁奖嘉宾万钢部长。你们三个人的团队,作为北斗卫星的获奖代表上台,举起这个奖杯的时候,特别有一个北斗星组群的感受。您是总指挥李长江先生,已经有30年航天人的经历了,当时您考大学的时候,是想去开船的,但是后来您飞上了蓝天,一待就30年,您觉得航天苦不苦?
李长江:很苦。
王小丫:为什么您一直这样坚持不懈?
李长江:我们干的是实业,实业是我们国家的基石,所以我们一直在坚守。
王小丫:当航天人说出这样话的时候,我心里觉得特别的踏实,特别有安全感。大家都说,导航卫星美国也有,就是GPS,好象也比较好用。为什么我们自己要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自己研发?很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这样的导航卫星,会有怎样的后果?
李长江:我们会受制于人。
王小丫:比如说有哪些方面?
李长江:在所有方面,只要能够想到的导航。有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冷战时期的大国地位是靠原子弹决定的,但是21世纪大国地位是靠原子钟决定的,原子钟是什么?是卫星导航的核心,地面和星载钟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决定了我们的定位精度。
王小丫:您说得特别形象,而且特别深刻。大家都了解站在中间这位是负责火箭发射系统,考大学考上的是北航,一开始学航天,大伙都说北斗七星,老百姓都说有七颗星,其实北斗卫星是一个网,多到多少颗?
岑拯:目前是14颗,将来还要发展,我们也要向美国学习,船也好,海上也好,很多需要我们国内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所以会发展到全球。
王小丫:很多人都说现在一枚火箭上天,最少可以发两颗卫星或者更多,为什么要慢慢发展?
岑拯:现在一次打两颗,将来三颗、四颗、六颗都可以做得到,根据我们的需求。
王小丫:什么时候可以打多颗?
岑拯:我们现在就有能力实现。
王小丫:好,我们期待着。再为大家介绍杨慧女士,她应该说是最有文艺范儿的女科学家,我的同事采访她之后,都觉得由衷敬佩。在这个舞台上,每当出现优秀杰出女性的时候,我都感觉特别骄傲,特别自豪,而且特别亲切,今天杨慧老师来到颁奖现场,特地做了一件事情,她再一次把自己的头发染黑了,其实有很短的时间,差不多一个多月,她的头发一下子白了一大半,就是在那颗卫星丢失了之后是吧?
杨慧:可能跟那个也有关系,因为很焦灼。
王小丫: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杨慧老师不能提卫星的事,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跟人说这件事?
杨慧:很长一段时间,最后一颗卫星发射的时候,我跟我的团队说失败的阴霾在心头难以去除。当时刚刚出事之后,很多人说,因为这里有很多教训和经验值得大家借鉴,我每次说出来的时候,可能都泪流满面。最后一次是央视记者来问的时候,我当时很吃惊,第一次说的时候还算比较平静的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