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 应用 > 产业
利用“北斗”加速移动网络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2-27

  2012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已投资几百亿元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正式提供亚太区域服务,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该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正在建设中)并立、兼容与互操作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该系统预计2020年前后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卫星导航作为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移动通信、互联网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IT产业,有巨大的产业发展前景。有专家预计,未来全世界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可以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中国在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众所周知,通信与互联网已经高度融合,由于智能终端的出现,移动互联网正在呈现几何级数的发展势头。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国产化,卫星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必将同样作为基础信息服务,与通信网络一起广泛、深入地融合到各行各业中。

  北斗系统对通信行业的深远影响

  目前,在国内的卫星导航市场,美国GPS的市场份额约占90%。有专家预测,2015年左右,北斗产业链能够占中国15%~20%的市场份额。北斗系统投入运营,对测绘、交通、规划、林业、农业、勘探、军事、金融、电力、通信、物流等各行各业的应用与影响极其广泛。其对通信行业的影响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安全性与可靠性。2011年1月13日下午,使用美国GPS系统的中国电信CDMA网络出现告警。据美国官方称,事件的起因是GPS系统升级。由于美国GPS定位导航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为其军事任务设计、开发并控制的。此例表明,国家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依赖于外国是相当危险的,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社会危机。例如,GPS系统可进行局部性能劣化设置和限制使用,或出于反恐等需要而实施干扰,均会导致GPS局部不可用。一旦GPS失效,CDMA等网络的切换出错率和掉话率将大幅提高,严重时可致网络系统瘫痪,对我国信息安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将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拥有自主授时功能的北斗系统是包括中国通信系统在内的重要安全保障。

  提高定位精度。美国军方利用SA技术(选择可用性技术)提供明码的标准定位服务(SPS)和加密的精确定位服务(PPS)两种区别服务。PPS仅供美军和盟军使用,仅将精度较低的SPS对外明码广播。即使美国暂时放弃SA保护政策,在战时或国际危机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并不能保证其不会重新收回。而北斗系统的全面使用,可使我国各行各业的广大信息用户获得满足其精度要求的定位、测速服务,从而全面促进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开放北斗系统的全部能力,其定位精度应该可以在毫米级,与移动通信基站定位方式的精度不在一个数量等级。

  降低成本。由于北斗系统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加之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利用和普及北斗系统可以迅速降低各方面的成本,包括系统成本。例如,利用北斗系统的授时系统替代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标准”(IEEE1588),就可以降低后者带来的网络开销。

  促进物联网的应用。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12年至2020年,全球移动终端将从目前的50亿台发展到500亿台,其中绝大部分是物联网终端。由于GPS兼容体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容纳无限量的无源终端用户,因此,北斗系统的成功运行,为物联网尤其是车联网等移动终端网络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卫星导航产业有一句行话:“卫星导航的应用只受人们想象力的限制,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所拥有的数量规模优势,使得卫星导航产业可望再现本世纪初移动通信的辉煌奇迹。

  有关卫星通信的替代竞争

  尽管国际上卫星通信系统(如美国的铱星系统)经历了失败,尽管中国卫星通信产业还比较小,尽管北斗系统目前只能提供简单的短报文通信服务,但卫星通信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因为尽管移动通信网络似乎无所不在,但实际上这一网络只覆盖了全球约8%的面积——茫茫大海、沙漠等野外的移动宽带通信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即将大规模发展的卫星导航用户将是未来卫星通信的潜在用户。这对传统通信行业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事实上,铱星公司去年的股价大涨了50%,目前该公司10%的收入来自于物联网收入,在最近的6个季度中,该部分的付费用户总数增长了约50%。

  面对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给电信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当:

  更新观念,拥抱卫星导航产业。一如我们拥抱互联网一样,我们也将拥抱卫星时代。从历史的经验看,封闭发展往往是死路一条,对信息通信行业尤其如此。事实上,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本身走的就是一条兼容开放的道路。在移动通信、互联网已经高度融合,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更新观念,迎接卫星导航、卫星通信时代的到来。

  标准先行,开展前沿跟踪。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国际标准先行。除ICG和ITU外,北斗系统还积极参与了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移动通信组织的活动。我国的通信标准组织CCSA等应采取积极开放的姿态,与卫星导航产业积极展开对话,寻求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

  加强探索,促进卫星导航有关应用。目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正处于高速发展初期,应利用北斗系统区域商用的契机,加快探索,促进有关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现有的GPS应用均逐步加装北斗兼容设备;加强北斗系统在移动网络规划、勘测、设计、建设、优化、运营监控等方面的探索应用,加大流量经营、数据经营、位置服务、物联网(含车联网、物流网)、有关集团大客户等业务的推广力度,以形成与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快速发展的态势。

  (中国联通研究院 金耀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