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网讯 记者陈飚)近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注资北斗星通成为北斗产业的一大热点新闻。9月25日,北斗星通将迎来企业成立15周年的日子。孙家栋院士曾说过,北斗星通15年历程是北斗产业化的一个缩影。北斗网特此专访了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儒欣,邀其畅谈北斗星通见证北斗产业发展的15年与产业今后的发展。
记者:孙家栋院士说,北斗星通15年历程是北斗产业化的一个缩影。请您结合我国北斗系统的建设谈谈北斗星通这15年的发展?
周儒欣:北斗星通于2000年9月25日成立,同年10月31日,首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从时间上,可以说北斗星通因北斗而生。
1997年,我去美国高通公司考察他们的 OmniTRACS系统,这个系统应用于美国高速公路长途运输车辆监控,并兼具通信功能。当时这个系统有30万注册用户,能为高通公司每年创造高额的收入。回国后,我就开始思考,类似的导航定位应用的前景应该相当广阔,市场空间很大。
北斗星通紧跟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伴北斗而长。在“第一步”时期,我们依靠代理国外产品解决了原始积累,成功切入北斗业务,为大规模开展北斗业务抢占了先机,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和合作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当然,这个阶段的发展很艰难,很多条件不具备,整个产业发展前景还没那么明晰。
2007年4月14日,首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北斗星通于2007年3月29日,向证监会提交IPO上市的材料。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拉开序幕,当时,社会上有很多人开始关注北斗,也陆续有不同行业的人加入这个产业,我们对北斗产业的发展也开始充满信心。我们紧跟北斗系统“第二步”的发展步伐,通过设立芯片公司及一系列的产业链布局,逐渐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建立了以北斗为核心的产品和技术体系,完成了初步产业布局。
2015年3月30日,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北斗系统从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北斗星通也加速了国际化发展布局。公司在创立初期即与加拿大NovAtel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年,我们又成为挪威Sensonor公司中国唯一代理。我们自己的不少产品也走向了国际,包括卫星导航基础产品及汽车电子产品等。我们也将随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推进,进一步谋划海外布局。与此同时,随着华信天线、佳利电子、银河微波等优秀企业的加入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资源的注入,进入到规模化发展阶段的北斗星通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时期。
另外,这个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北斗行业也在这个阶段进入到了一个国际化发展的大时期。可以说,中国具备了产生了卫星导航领域世界级企业的土壤,一副美丽壮观的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接下来是怎么抓住这个机会,使企业发展壮大。
记者:我们知道芯片投资的前期,并不能带来很大的盈利,当初北斗星通研发自主芯片,出于怎样的考虑?
周儒欣:2008年,我们下决心做芯片。芯片公司2009年3月8日成立,取名“和芯星通”。在我们看来核心技术非常重要,而芯片是核心之核心,因此“和芯星通”这个名字,我们很多人花了很多心思去琢磨。
当时公司上市了,想把企业做大,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必然之路。做芯片确实很难赚钱,但是核心技术带来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一个销售收入、财务报表所能展现出来的。自主研发芯片,大大提升了我们对用户需求和技术的理解,极大地带动了相应业务的发展,发挥了非常核心的作用。一个企业如果看不到很远的未来,就看不到自身潜能和发展路径,不舍得在早期投入该投入的东西,将来也不会有大的发展。
记者:请您谈谈这15年来,北斗星通的发展有哪些经验?
周儒欣:首先,要始终坚持“北斗梦”,这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没有理想与信念,一家企业走不了多远;第二,始终坚持“需求牵引,问题推动”,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围绕市场、客户、内部管理的需求牵引,发现问题,揪住问题不放,调动企业积极性;第三,始终坚持以“诚实人”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体系,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诚实、务实、坚韧,才能被客户信任,提高效率,实现长时间的积累;第四,始终坚持“创新突破”,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通过创新,适应环境变化,解决问题,实现突破;第五,始终坚持“合作共赢”,这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合作共赢达到内外有序合作、产业链有效衔接,企业氛围有利营造;第六,始终坚持“顺势而为”,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顺应北斗系统发展潮流,顺势而为,创新进取,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记者: 15年来,北斗星通见证了北斗产业的发展,您觉得北斗星通对北斗产业有哪些贡献?
周儒欣:15年来,我们坚持“北斗梦”的理想信念,秉承“诚信、务实、坚韧”的核心价值观,践行使命,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说,北斗星通开拓了第一个上规模的北斗应用领域——海洋渔业;我们作为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为其他北斗企业上市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我们还提出了“共同的北斗,共同的梦想”这一行业理念,而且这一理念已渐渐成为越来越多北斗产业人的共识;此外,我们大胆引进人才,设立和芯星通,推动了产业的技术进步;通过兼并收购,集聚了一批优秀企业,通过资本纽带,真正实现优化组合,减少了资源浪费与无序竞争。
记者:近期,北斗星通引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加码北斗业务。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周儒欣: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经过一年来对北斗行业的调研,最后选择北斗星通作为资金支持的对象,我们很自豪。
这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将用于建设面向低功耗应用的北斗/GNSS SoC单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面向高精度高性能应用的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基于云计算的定位增强和辅助平台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会进一步提高北斗星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产品与业务结构,提高盈利水平,助力长远可持续发展。
记者:对于未来,北斗星通有怎样的目标?北斗星通会在北斗产业未来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周儒欣:就像我刚才说的,未来若干年,整个行业美好的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会紧抓机遇勇当拓路者、争做先锋。
展望未来,北斗星通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一个有规模的企业、一个技术一流的企业。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有着先进企业文化、国家信赖的的企业。
记者:您说到国际化的问题,您对于北斗产业走出去与国际化有什么看法?周儒欣:过去,北斗产业国际化更多的是引进来,包括产品、资本、技术等,用市场来交换。未来,我认为北斗产业国际化应该是双向的。我们的资本和产品会逐渐走出去,还会有一部分的技术也将走出去。当前,正是中国北斗产业国际化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机。这个阶段,我认为我们的资本应该到发达国家去,进行技术、人员与市场的融合。融入到世界GNSS发展潮流中去,实现与GPS、GLONASS、GALILEO系统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