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 应用 > 产业
2013北斗产业专家评(三):“狼来了”是个好兆头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3

  (北斗网讯 记者张翔)11月,美国高通公司携手三星推出首批支持北斗系统的智能机GALAXY Note 3。博通公司紧随其后在12月11日宣布,推出一款支持我国北斗系统的卫星导航芯片bcm47531。国外企业接连不断的大动作令国内不少行业内人士发出“狼来了”的感叹。对此,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应用产业化专家组成员胡刚表示肯定,“狼确实来了”,但“‘狼来了’未必是件坏事。”

  自去年底北斗ICD文件发布后,国外芯片厂商快速反应,部分厂家几乎同步推出了兼容北斗系统的芯片产品。据胡刚介绍,国外芯片公司大约用3个月左右时间就能完成北斗兼容芯片的研制,“事实上,ublox等生产高精度导航芯片的公司在硬件设计上已经就绪,拿到ICD文件后,仅通过修改软件就能支持北斗。而车载、手机等大众应用的导航芯片需重新设计,因此上市相对较慢。”

  今年上半年,ublox、MTK、CSR等国际知名厂商纷纷推出北斗相关产品。据市场反馈,在高精度领域,加入北斗后用户体验提升十分明显,精度、可靠性显著提高,而芯片成本基本没有变化。

  在大众导航领域,11月,高通公司携手三星推出新一代智能手机GALAXY Note 3,该款手机成为首批支持北斗系统的智能机。博通公司紧随其后在12月11日宣布,推出一款卫星导航芯片bcm47531,它同样支持我国的北斗系统,据称其定位精准度将提高2倍。

  国内北斗芯片厂商业务主要集中在高精度和行业导航领域,在车载、手机应用等大众导航市场所占的份额只在10%左右。因此高通、博通等手机芯片厂商的“进攻”举动并未对国内厂商造成很大影响。胡刚介绍说,“手机市场比高精度导航市场广阔得多,跟普通用户的关系最为紧密。一旦高通等公司生产的北斗兼容芯片成为知名手机厂商的选择,其出货量将相当可观,并会迅速普及。而大众一旦开始使用这些北斗手机后,他们会提出疑问:连手机都装上北斗了,你们的专业导航设备为什么不安装?别人都用北斗,你为什么不用?这是用户自发产生的一种意识。”

  通过北斗手机的推广让人们肯定北斗的性能,养成消费习惯,从“要我用”转变为“我要用”,进而培育更为广阔的市场,带动其他行业北斗的应用,这是一件有利于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好事。

  不过,胡刚承认,培育用户群体、使社会形成一种认知需要投入很大成本,需要一个渗透过程,不是光靠国家政策或几家公司的商业宣传就能完成的。正在进行的几个北斗工程行业、区域示范项目有部分意义就在于此,只有通过各种途径让北斗产品成为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人们才有可能真正接受北斗。

  “高通、博通纷纷推出北斗手机芯片,还有一个意义,就是表明世界看好北斗。”胡刚表示,任何一个新兴产业都要面临无数挑战,但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导航相关企业大多看好北斗产业的前景,都瞄准了这个商机。胡刚笑着说:“狼来了,表示这里有肉,如果没有肉,或者肉不肥,狼就不会来。真要这样,即便狼不来我们自身也难以存活壮大。所以说,‘狼来了’是个好兆头,首先要有肉,然后我们再来考虑如何抢到更多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