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北斗高精度赋能“机器人”,服务立体化智能农业
来源:千寻位置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9-03-28

  “机器人”可为农业生产带来什么改变? 

  在地面,基于北斗高精度时空数据的农机逐步实现自动化。恰逢春耕, “插秧机器人”已经正式履新了。  

  38日,湛江雷州市附城镇城内村,一位工作人员为一台特殊的插秧机设定好参数,开启按钮,这台插秧机开始缓慢自动行驶的同时,将一株株水稻秧苗插进泥土里。行驶到田埂处自动转弯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插秧。这台无人驾驶插秧机仅1小时,就在将近8亩的水田中完成了插秧作业。 

  据了解,这台无人驾驶插秧机的自动驾驶功能是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厘米级定位服务实现的。 

  “在设定好的作业区域,无人驾驶插秧机能够自动规划插秧路线。但要保证插秧机能够按照规划的路线准确行驶,则必须要有厘米级的位置数据。”千寻位置终端生态业务经理徐政卿解释说:“水稻秧苗的间隔一般只有几十厘米,如果插秧机的行驶路线左右误差超过一米,插下的秧苗要么分布不均,无法正常生长;要么直接被碾压,所谓的无人插秧根本无法实现。” 

  相比传统有人驾驶的插秧机,无人驾驶插秧机具备不受光线干扰,可以夜间作业,作业质量高等特点,其工作效率提高20%以上,节省50%的人力成本,也减少了作业中的秧苗浪费。 

  基于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北斗地基增强厘米级定位服务,无人驾驶插秧机已经陆续在海南、新疆、江苏等地的农业生产中应用。 

编辑:周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