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中国造。”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巴基斯坦,这句话,既不是广告语,也不是目标,而是已经实现的事实。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用上了中国北斗系统。
基础设施薄弱,常常是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巴、中欧、中亚、东盟……一系列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上马,为加快域内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设施联通,也成为“五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产业发展的政策东风
2013年5月,中巴双方签署了卫星导航领域合作协议,优先开展包括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等具体项目等建设。作为承建方,合众思壮随后接下并建设了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一期工程的任务。
交通、能源、基础设施也正是巴基斯坦发展所急需的。曾经有一份统计显示,能源供应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制约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以电力系统为例,巴基斯坦的装机容量为25000兆瓦,在夏季高峰期,电力缺口达6000兆瓦之多。即使是在首都伊斯兰堡较好的餐厅,夏日也经常断电。
“我们第一次到达巴基斯坦踏勘时,确实感觉印象深刻。”王芸,合众思壮高精度产品部产品经理,初次见面,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个身材瘦削、略显内向的女士,却曾在沙漠无人区整整待了一周,用流行语说,堪比男士的“女汉子”。
“因此,2013年11月,她和团队其他成员一起进入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进行组网的选址探勘。”
“结果,到那儿后发现,整整一片的沙漠无人区,供电、网络、通讯系统都非常薄弱,当地也完全没有北斗的兼容性设备,我们只能在沙漠区边行走边寻找,去重新确认一个适宜的地址。”
国外架设起的首个北斗导航
“有限的条件下,我们还比照项目要求,在北京模拟了组网环境,以提前观察测试。”合众思壮首席科学家沈军告诉记者,20人组成的小团队,就这样“摸着石头过河”,顺利完成了这个项目。
2014年3月,项目完成北京出厂验收;4月20日,团队奔赴巴基斯坦进行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一期工程的实施,并于5月9日在卡拉奇顺利完成系统的安装测试及验收。“当然,当地政府对我们也很支持,尽可能地为我们提供帮助,当地居民对待中国人也特别友好。”
王芸对验收过程中一个有趣的细节,至今还觉记忆犹新。“一个验证环节,原本是由计算机软件自行进行公式运算的,巴基斯坦的合作团队却提出要用公式进行手动计算,以避免软件误差。我们就在现场一步步用公式推导,当场说服了他们。”
组网后的北斗网络,实时定位精度高达2厘米,经过处理后可以提供精度高达5毫米的定位,对城市规划、测量、绘图、环境监督、灾难救助、交通监控等领域都有很大裨益。“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一期工程的建成,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外完成CORS网项目的首例,巴基斯坦也成为第一个使用中国北斗高精度地基增强系统的国家。”沈军说,过去,在北斗导航定位领域,欧美国家占据着市场主体,也是技术输出的主力军。而现在,一支中国力量也开始崛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本地化产品,也开始进行技术输出。
实际上,稳步推进北斗系统走出去已列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任务。按照规划,截至2016年底,北斗民用用户已达到千万级,预计将于2018年率先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实现“天上好用,地上好用”。在推广北斗应用方面,我国也与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尼、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展开了合作。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赵莹莹 编辑:陈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