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网讯 记者张翔)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召开前夕,北斗网记者专访了本届年会应用产业化论坛分会主席、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曹冲。
记者:作为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应用产业化论坛分会主席,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应用产业化论坛将涉及哪些话题?
曹冲:从2012年12月27日开始,北斗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也就是说,北斗系统已经从“走向应用”真正进入“实际应用”的崭新阶段。因此,本届应用产业化论坛着重于展示实实在在的北斗应用及其成效,进一步探讨并宣传国家政策和政府支持。面对北斗的机遇与挑战,增加企业、用户、投资机构的信心,促进产业规模化快速发展。
应用产业化论坛为期一天,共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产业环境板块,应用成效板块,产业研究板块,和对话交流板块,最后一个板块是互动环节,重点讨论本届年会的主题“北斗应用——机遇和挑战”。
记者:您一直致力于北斗产业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在您看来,北斗产业的优势在哪里?
曹冲:北斗产业的优势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我们有了自主的北斗系统,而且投入正式营运,赢得了主动权和话语权,可以平等地参与国际活动和竞争;
二是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应用市场,这是北斗系统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我们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三是我们在最近20多年间,在应用GPS构建卫星导航产业链和技术基础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并且形成了一批专业团队和产业集群,从而成为北斗产业发展的基础;
四是我们已经把北斗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信息产业的核心要素和基础主线,并且以其为核心推动力、基础支撑力和融合穿透力,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物联网、智能交通等一系列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如同本届年会主题“北斗应用——机遇与挑战”所说,目前北斗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
曹冲:挑战是存在的,应该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还是遇上了不少问题,比如说:
首先,整体上我们准备不足。虽然很长时间以来,大家都在为北斗产业奔走呼吁,但是显然行动没有赶上言论,行动没有赶上市场。最为突出的一点是,许许多多用户,包括大量的从事北斗系统和产业多年的“北斗人”,均在翘首以盼有个北斗设备试用或者使用,可是哪儿都很难找到,甚至达到了“一机难求”的地步。难道只是因为价格问题吗?可人家根本没有要求买便宜货,却出现了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充分表明,我们的相关企业没有做好面向市场的准备;
其次,从最近的市场发展来看,我们有的媒体宣传没有真正的深入到产业和市场的实际,没有深入到广大的用户群体中,往往抓不住有意义的话题,而是表面地宣传一些“北斗价格太高”等似是而非的问题,而不是真正就当前趋势发展,分析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引导大家合理消费,推进北斗的广泛应用。要看到“北斗+GPS”确实能够明显缩短首次定位时间,在信号容易受遮挡条件下,定位效果比单用GPS要好,这才是宣传北斗时应当关注的重点之一。
第三,当前我们在芯片等方面还没有国外先进,但是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巨大的市场优势,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较短时期内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北斗产业快速地做大做强,增强用户体验,让大家能够很快地先用起来,并通过使用效果感受北斗的真正性能,让系统真正能够发挥其作用。北斗产业的发展,如同一场长期战役,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应该也不要去计较一时一事、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把握大好时机,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在发展过程中打造我们的产业群体,完善我们的产业链,继而全面收获我们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