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室内外定位白皮书发布 目标服务于每一个公众
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13-09-30

  北斗网讯  记者陈飚)9月29日,科技部高新司、国家遥感中心,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导航主题专家组和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在北京发布《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白皮书》。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表示,如果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比作高速公路,那白皮书中我国主导提出的羲和系统便是村村通,希望羲和系统能够服务每一个公众。

  位置服务市场巨大,白皮书应运而生

  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80%以上的时间处于室内环境(含地下、矿井、隧道等);全球有超50亿手机用户;超10亿的空巢老人和学龄儿童,每年地震、火灾、矿难等各类灾超百万起;餐饮、购物、地铁交通成为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系列的数字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准确的室内定位信息不仅成为一种生活的必要需求,还潜藏着上万亿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15年,中国导航位置服务用户将超过5亿,产值将超过2650亿元。

  由此,为指导和推进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科技创新工作,培育导航与位置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导航主题专家组和导航与位置服务重大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经深入研究、仔细梳理,结合我国主导提出的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羲和系统形成的相关技术成果,编制了《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白皮书》。

  白皮书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室内外定位导航和位置服务发展现状与形势,以及我国在室内外高精度定位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和发展机遇,并从系统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指出我国主导提出的羲和系统,对支撑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羲和系统:突破瓶颈 无缝对接

  什么是羲和系统?它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又有怎样的关系?

  众所周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并于2012年底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服务,系统定位精度达到水平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单向授时精度50纳秒。但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峡谷”地带和室内区域,单纯的卫星导航系统便会遭遇定位“瓶颈”。如何实现室内定位?如何使室内外定位实现无缝对接?如何在室内外都实现较高精度的定位?羲和系统便由此应用而生。

  “羲和系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个家庭成员。首先,羲和系统对于北斗系统来说,是一种性能的提升。在区域定位过程中,羲和系统能够帮助北斗系统实现区域定位的高精度矫正,目前羲和系统已具备室外亚米级、室内优于3米的无缝高精度定位导航能力。”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施闯说,“其次,羲和系统也是一种拓展,它不仅采用了卫星定位、还有Wifi等多种信号源的融合定位。”

  “如今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竞争,不单单是星座体系的竞争,还包括地基增强系统、局域增强系统等多方位的竞争。可以说,羲和系统的发展,并没有走国外发展的旧路,而是采取‘弯道超车’的方式,希望随着北斗系统边建设,服务也边开展,加速北斗系统的快速发展。”景贵飞说。

  目标:百城亿户

  据悉,羲和系统作为《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主要成果之一,目前已在北京、天津、湖北、上海等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果,形成了羲和系统相关的系列技术规范和数据格式。其中,室外星基广域差分系统(SBAS)具备全球与全国范围实时定位精度单频1米级、双频分米级的服务能力。

  “这是将北斗终端产品推向大众的过程,相信不远的将来,由羲和系统创造的‘中国位置’一定会深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工曹红杰说。9月25日,北京市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公共平台(以下简称北斗公共平台)正式上线。这是羲和系统首次在我国省市级区域实现大规模实体化的商业应用,将以空间数据、空间分析、北斗增强、室内定位等资源整合与有效应用为目标,以羲和系统的室内外定位技术为核心,构建统一的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和分布式的政、企、个人位置服务产品应用门户,立足北京、服务全国,提供兼有共性服务和个性服务两种功能的位置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资源整合、应用集成的位置服务应用目标。

    据科技部高新司问斌处长介绍,按照科技部对羲和系统的总体规划部署,2015年前,将在我国10个城市、3个行业开展羲和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并逐步向全国推广,开展在大众位置服务、交通出行服务、物联网、智慧城市、精准农业、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示范。2020年,实现“百城亿户”(100个以上城市,超过2亿用户)的应用推广目标,通过提供高品质位置服务,提升市场容量,创新应用服务与商业模式,带动产业链全面发展,促进相关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形成导航与位置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