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许多人对高中时的一篇课文《神奇的极光》印象深刻,它的作者就是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咨询中心主任、北斗卫星导航资深专家曹冲。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前夕,曹冲在北京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采访。他透露,当装有“北斗芯”的车载导航仪推向民用市场后,不会取代GPS,而是与之形成互补。未来的中国导航将采用“北斗+GPS”的双模系统,为驾车者提供更好的导航服务。
一、记者:作为卫星导航领域的专家,您如何看待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
曹冲:卫星导航是国家很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对于整个国防、国民经济贡献巨大。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外,卫星导航本身是一个高技术产物,是高技术的制高点,发展我国的导航事业对于推进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
此外,导航定位、授时已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如果国民经济基础系统以及重要设施完全依靠外国卫星导航、授时,就无法避免可能的安全风险和隐患,甚至连武器都有可能失效。因此,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企业应该依托自己的导航设施。
早期的“北斗”是试验系统,同GPS或者是和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相比的话,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用户数量有限,工作过程比较复杂,不是单单的一个接收信号就能定位,要先由发射机向导航卫星发出定位请求,再由卫星定位后发回定位信号。由于有发射机部件,终端的个头大、成本比较高,一万多元才能买一套,导致用户数量有限。
我们通过早期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积累经验,推出了正式的导航系统,就是现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做一个区域系统,在今、明年继续发射多颗卫星上天,形成14颗卫星组成的星座。14颗卫星中有5颗同步卫星,有5颗倾斜轨道卫星,还有4颗中轨卫星。中轨卫星是可以全球走的,赤道同步卫星和倾斜轨道卫星位于我们国家上空,这个区域系统覆盖了亚太地区。有了这14颗导航卫星,北斗系统就能够正式地开始向我国以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
到2020年,我们将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到那个时候,将有30多颗导航卫星,包括赤道同步卫星、中轨卫星,构成全球导航系统。
二、记者:美国的GPS导航已进入我们的电脑、手机、导航仪中,国产的北斗导航仪前景如何、市场占有率能否提高,您对此有信心吗?
曹冲:美国的GPS的确已经覆盖了我们各个领域和大量个人用户,北斗导航再去推广有很大的难度。但中国的市场空间很大,现在市场并没有得到完整的开发,这就给我们留下一些时间和空间。
去年年初,为打破美国GPS的垄断,俄罗斯政府规定在俄罗斯境内销售的导航仪必须加装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同时将进口GPS导航仪的关税提高至25%。目前,俄罗斯国内已有23%的飞机、87%的船只和80%的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自己的导航系统。莫斯科公交车将于年底前全部安装“格洛纳斯”导航仪。
我认为在我国核心的行业、领域,必须用我们自主的北斗导航系统。因为你用别人的导航系统,如果有一天外国机构有意关闭或者降低导航定位精度,就有可能危及我们自身的安全。
要推广“北斗”,叫板GPS,最关键的是把导航系统做好,使北斗的性能逐渐达到甚至超过国外的系统,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用户接受。导航卫星的设计和研制水平决定系统的性能,目前北斗卫星的设计已经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在未来发展中还要不断自主创新,争取在国际导航卫星研制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三、记者:北斗民用车载导航仪预计明年推出。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我已经有了车载的GPS导航仪,现在国家推出自己的北斗导航,是不是要取代GPS?之前购买的导航仪是不是就没用了?
曹冲:北斗导航不会取代GPS,而是与之形成互补。国内用户使用GPS导航已经很普遍了,在这种情况下,北斗要怎样才能赢得市场?我们不能像俄罗斯那样下个总统令,要求境内导航设备全部用格洛纳斯导航,或者对外国的产品征收重税。北斗与GPS的竞争最终还是在导航仪、在终端上。我们基本的思路是让北斗跟GPS捆绑在一起使用,就是说GPS与北斗双模系统同时工作,自动互相切换。
四、记者:“北斗+GPS”的双模系统是否就像手机“一机双卡”那样,联通、移动电话卡可以同时使用?
曹冲:对,是将北斗导航与GPS导航同时放到一台导航仪上使用。
目前在中国市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民用集中体现在车载导航仪器上。中国拥有巨大的车载导航市场,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达935万辆,占世界产量将近13%。到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总量将达到6000万辆以上。
在车载导航仪市场上,GPS目前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北斗”和GPS两者间争夺市场的竞争不可避免。我们为了给客户提供最大程度的方便,设想一台定位系统的终端机上可以兼容两套定位系统,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切换。这样,我的设备既有GPS的功能,同时又兼具“北斗”的优点。如果GPS接收正常,可通过两个星座的数据提高定位精度;如果GPS信号接收受到人为干扰,则使用北斗系统定位,令服务更加完善。
五、记者:消费者会接受这种“北斗+GPS”的双模系统导航么?
曹冲:GPS系统无法覆盖到的国内偏远地区,北斗的信号可以覆盖,导航效果更好。此外,北斗导航具有短信功能,GPS导航没有。现在来看,将来卫星的发展,就是把卫星导航系统与通信系统结合起来,发展成一种新的模式。在这个方面,“北斗”导航优势更加明显。
六、记者:北斗导航终端应用难点是什么?
曹冲:GPS的ICD密码和接收技术向全世界公开,世界各地厂商随时可以制造GPS接收机。对接收机而言,芯片是最关键的,它是接收机中最核心的技术。要用同一个芯片把两个导航系统容纳进去,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信号进行联合处理,保持工作的稳定性,这是应用的难点,对此还要做相当多的工作,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再比如接收天线的研制也比较复杂。
芯片、板卡占到导航设备价值的50%~65%。未来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之后,兼容“北斗”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芯片将占卫星导航芯片市场的30%以上,与北斗相关的芯片与模块的制造产业将实现约70亿元的收入。
七、记者:北斗导航民用终端机接收定位信号是否免费?
曹冲:民用类是免费的。我们会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建设完成之后,再去建全球系统。(王普)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