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测绘研究所魏子卿院士
卫星导航系统是构成天基定位、导航、授时(PNT)能力的基础设施,其基本功能是产生和提供PNT信息。导航系统使用的坐标系和系统时是导航系统产生PNT能力的基础。其中,坐标系为PNT提供大地基准,系统时为PNT提供时间尺度。用不同导航系统得到的“坐标” 和“时间”参考于它们各自的坐标系和时间尺度。坐标系和系统时在导航中主要表现为:定轨计算中所用的监测站坐标、重力场模型和地球定向参数(极移、地球旋转角、岁差、章动)等决定了导航系统使用的坐标系,卫星星历是坐标系的体现;卫星信号(如伪随机码测距信号)时标和钟差改正数是系统时的体现。系统时应具有稳定度和准确度,其作用是:为卫星钟的精密预报提供稳定的时间参考;支持时间服务。
要实现与其他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就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时空基准的支持,中国的卫星导航采用CGCS2000坐标系,包括科学的定义和高精度实现。中国卫星导航的时间系统采用北斗时(BDT,历元2006年1月1日0时),BDT由中心站的主钟定义。(转自《国际太空》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