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接受我网站专访
来源:北斗网 发布时间:2010-10-30

  本网站讯 特约记者张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六颗卫星将于近日择机发射,我网站记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承担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进行了专访。

  记者:岑总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站的独家专访。第六颗北斗卫星很快就要发射了,请您介绍一下承担本次发射任务的火箭型号,以及当初是如何进行火箭选型的。

  岑拯:这次发射北斗卫星的火箭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这款火箭从外形上看,它的特征是有两个助推器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它的运载能力针对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来说是3.8吨。北斗卫星的重量刚好是三吨多,选这个火箭是非常合适的。选用这款火箭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这款火箭的成功率很高,稳定性很好。这次是它的第六次发射,前五次都是成功的,选这款火箭大家都很有信心;二是性价比非常好,我刚才讲了,它的运载能力是3.8吨,用来发射三吨多的卫星正合适。选择这款火箭发射北斗卫星就是基于这两点考虑,这个考虑还是非常周全的。

  记者:本次发射任务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运载火箭目前的状态如何?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岑拯:火箭经过了技术中心的状态测试,和发射中心矗立状态的测试,共经过了四次总检查。这些测试项目加起来有上百项,对火箭而言是一个全面的状态检查。目前火箭的状态非常好。进入发射阶段就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大家也是卯足了劲,精神状态非常好,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好这次发射任务。

  记者:回顾我国的航天史,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我国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本次发射是它第几次飞行?针对本次发射任务科研人员做了哪些特殊准备?

  岑拯:这枚火箭作为长征系列来讲是第133次发射,对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是第36次。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成功率非常高。火箭制造是高风险行业,大家对于产品质量非常重视。目前这发火箭与前几发执行北斗卫星发射任务的火箭相比,从技术状态来讲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是产品的质量,经过了现场的测试检查,目前火箭的状态良好,大家有信心完成好这次发射任务。

  记者:每一次发射背后都凝聚了无数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但在大多数人眼中,航天工作者们始终带着一种神秘感,请您向我们介绍一下您所带领的火箭研发团队好吗?

  岑拯:火箭产品是成千上万的航天人共同做出来的,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庞大。发射现场的队伍大概有一百多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在三十七、八岁左右。每次参加发射的队伍,大家都是热爱航天事业的一群人,技术水平高,功底深厚,是火箭研发队伍的优秀代表。我想对于航天人而言能从事这项事业应感到十分自豪。

  记者:我们注意到这次火箭上印着一个非常明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志”,这是北斗标志在发射现场的第一次正式亮相,您的感觉怎样?

  岑拯:这个标志应该说非常好,我感觉非常亲切。从以前发射的其他卫星来讲,许多工程,或是卫星,都有自己的标志。这个标志有我们完成这项任务的特殊意义在里面,意味着我们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本次任务是北斗第六颗卫星的发射,它是这个高密度发射任务中的一项,是北斗组网进程中的一次重要发射,北斗标志在发射现场的首次应用增强了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令我们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了。我们还把这个标志印在衣服上,让大家穿上,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能见到北斗标志,激励鼓舞我们做好发射工作,为北斗导航事业做出更多贡献,让大家看到北斗在指引着我们向前进。

  记者:谢谢岑总。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站的专访,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广大网友预祝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33次发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第36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岑拯:谢谢网友的关心和支持,我也相信能够获得成功。

编辑:陈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