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产业博览会、警务治理、北京中轴线保护……北斗应用助力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警察网、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6

  第十届成都智博会在蓉开幕,探讨北斗应用议题 

  第十届中国(成都)智慧产业国际博览会10日在成都开幕。


  本届成都智博会为期三天,同期举办2025年中国智慧产业链国际应用大会、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北斗规模应用与低空经济发展专题活动等10余场主(专)题活动,涵盖北斗规模应用”“低空经济政策解读”“智慧能源技术创新等前沿议题,加速培育低空经济、北斗应用、智慧能源等新质生产力。 

  北斗赋能警务,助力社会治理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发生两车剐蹭的交通事故。处警民警根据株洲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推送的警情,应用三维地图自动切换至俯视视角,事故地点、道路走向、车道分布及周边建筑物清晰呈现。就像身临其境,还没到现场就了解了事故的大概情况。处警民警说。这是株洲市北斗警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当地成功开发北斗数字孪生接处警”App北斗+事故预防研判北斗+治安防控等应用系统10余项,研发北斗高精度PDT对讲机、北斗全时空信息摄像机以及北斗5G执法记录仪、无人机及无人机反制设备等一大批警用装备。 

  北斗警务进入城市的每一根毛细血管,应急响应速度提升至秒级,让科技替代人力,智慧守护安全成为现实。 

  北斗等新技术精准守护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将满一周年,在前沿科技的加持下,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保护传承。 

  登上箭楼,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古建周围布设了一些硬核科技装备。这是多功能气象站,用来监测古建周边的微环境。旁边的是一体化北斗监测站,能够通过先进的数据信号来监测古建的地基是否会有下沉。相关负责人介绍,正阳门箭楼共配备了5种不同的监测设备,利用遥感卫星、物联传输等多样化手段,为古建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全方位保障,还有静力水准仪、智能视频扰度仪、无线加速度传感计,分别用来监测古建是否有沉降、位移或震动。 

  这些设备采集的所有数据,将通过5G信号,实时传输到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呈现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上。工作人员轻点电子屏中的图标,能看到中轴线上15处遗产构成要素的文物古建本体、周边自然环境、实时游客数量等情况。 

编辑:周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