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总体要求,加快培育优势企业,持续提升产品水平,大力推广北斗应用,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全面助力北斗赋能千行百业。通过试点工作形成一批北斗技术创新引领、北斗产业发展迅速、北斗应用规模可观的试点城市,树立一批可复制推广、可规模应用的发展标杆。
试点内容主要包括: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结合当地北斗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特点和建设情况,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级换代。通过“北斗+”“+北斗”与区域特色、产业基础相融合,持续开展北斗特色和创新应用,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形态,构建新的产业链。各试点城市至少选择一个领域开展试点工作。
南安文物“摸底”用上北斗
正值盛夏,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中,千年古郡南安的普查员们深入城镇、乡村开展文物“摸底”。
在对凤山寺及周边片区的文物进行复查的过程中,普查员掏出手机,通过软件进行数据采集,记录下经纬度等信息。一台无人机正在空中对凤山寺进行拍摄。树荫下,它的操作者盯着屏幕,神情专注。
相较于历时5年、2011年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业的打点设备、无人机、北斗导航终端等新工具的亮相投用,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最大的变化。据普查员回忆,以前没有这些先进设备,两个人要对南安500多个文物点进行普查,难度可想而知,如今在北斗等新技术的赋能下,则有了极大改善。
山东济南:北斗农机精准控制每亩播种量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德汇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有国今年种了3360亩小麦,这一季亩均产量达到625公斤。张有国介绍,科学种粮,各个环节都需要技术支撑。他表示:“整平土地是基础,科学管理是关键,规模化种植创高产。播种环节至关重要,选择使用北斗无人驾驶系统播种作业,可以精准控制每亩的播种量,每亩地可节约种子2.5公斤左右,有效节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