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引入基于北斗的无人驾驶旋耕机,吸引专业人才开展无人驾驶农业生产。
远远望去,座位上没有驾驶员,也看不到任何人工导引的迹象,整台农机自如地行进着,翻起一道道整齐的土垄。在农田的另一端,来自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00后”农机手熟练地操控着手机上的“北斗”智能终端。“车辆沿直线行驶,设定精度可达2厘米,一块3亩大小的农田,不到30分钟就能旋耕结束。”农机手陶哲告诉记者,原本一头牛要耕二到三天的地,现在交给装了北斗终端的农机,半小时就能轻松搞定,大大提升了耕作效率。
近年来,在湖北武汉黄陂农业部门的支持下,该合作社对包括插秧机、旋耕机、播种机、农用无人机、粮食烘干机等在内的70多套农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并着手打造“智慧农场”。“传统农机每次耕作完还要花不少时间清丈土地,现在不用下田就能清晰地掌握当天的作业轨迹、耕作面积等数据。”陶哲表示,改造后的农机甚至要比“遥控玩具车”更容易上手。“只要提前设好了参数,就算坐在办公室也能‘赛博种田’。整个过程轻松高效。”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