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北斗系统在防灾减灾的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守护美好生活,不仅在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冰冻雨雪灾害面前提供着北斗智慧。
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地震灾害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运用北斗系统,能够提升地震灾害的应急响应管理能力。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突发8.0级地震。5月13日至6月12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累计为汶川地震灾区提供卫星定位服务达164万余次,短信服务达74万余次。在地面中转基站及震区光缆通信网络遭受毁灭性破坏后,在灾区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救灾指挥部无法进行指挥调度时,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准确判明受灾位置,快速通报灾情,传达指令,最大限度保证“72小时黄金抢救时间”,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在2013年的雅安芦山地震中,北斗导航系统在地震发生后的48小时共实现了定位2.4万次,通信3万余次。震后,雅安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科技防范能力,在几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北斗综合监测系统、北斗雨量监测系统等设备,提升了预防地震灾害的水平。
在湖南衡阳,当地通过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地震监测数据共享体制,有效做好震情保障工作。
在山体滑坡灾害中的应用
山体滑坡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着威胁。运用北斗系统,能够通过形变监测等多种综合手段,提升响应能力。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发生大型山体滑坡,塌方山体达到300万立方米。基于北斗的灾害监测系统成功提前检测到此次地质灾害隐患并发出预警,当地及时组织人员疏散,灾害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去年7月8日22时58分,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党川村黑方台台缘滑坡地质灾害5#监测点处发生了一起小型黄土滑坡。长安大学基于北斗系统的灾害监测预警终端提前3小时发出红色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发出后永靖县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核查,并迅速启动临灾避险预案,由永靖县人民政府组织周边群众采取紧急撤离等避险措施。安装在滑坡体HF05号北斗监测设备终端捕捉了这次滑坡变形的全过程。
长安大学基于北斗系统的灾害预警终端
在泥石流灾害中的应用
泥石流灾害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2020年8月,舟曲县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引发多地山洪、泥石流灾害。灾情发生后,甘南州气象局成立抗洪抢险救灾党员先锋队,并委派舟曲县气象局与先锋队成员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加装基于北斗系统的便携式自动气象站。运用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在通信中断时仍可保障数据正常传输。气象站启用后,受灾地区气象监测数据恢复了正常传输,为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风险的预报预警和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舟曲运用北斗系统应对泥石流灾害
在冰冻雨雪灾害中的应用
冰冻雨雪灾害容易对电力、通信、交通等方面造成影响,运用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够及时将最新灾情通报给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针对交通方面的影响,北斗系统能够提供实时交通情况,合理规划施救。通信中断时,运用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够提供应急通信,为受灾人员、救援人员以及救灾指挥部提供沟通的“桥梁”。
冰冻雨雪灾害
在暴雨灾害中的应用
暴雨灾害天气可能引发山洪暴发、堤坝决口、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隐患,对此,运用北斗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检测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去年汛期,广州市积极开展边坡监测,运用基于北斗高精度服务的边坡在线监测终端,有效提升了对广河高速K68和佛清从高速K8两处的边坡监测能力。基于北斗高精度服务的边坡在线监测终端具有选点灵活、受地形影响少、自动化程度高、后期成本低、实时动态监测等诸多优点,监测过程更为高效、安全、智能,助力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高速边坡的有关数据,达到了提前预警、实时监测的目的,在汛期有效保护了高速公路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基于北斗高精度服务的边坡在线监测终端界面
针对极端暴雨中的防汛工作,安徽、江苏、浙江、湖南等多地利用北斗提前部署防汛工作,让防汛救灾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汛期前,江苏省有关部门利用北斗定位、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对省铁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甄别,科学排查汛期可能对铁路造成的安全隐患,提升铁路汛期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去年7月,极端强降雨天气致使河南巩义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当地多处房屋、围墙倒塌,多座水库超汛限水位,多处次高压燃气管线被雨水冲出,暴露在外。基于北斗高精度服务,北斗无人机按照指定路线实现精准飞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重点区域的燃气管道进行三维建模,精细化还原隐患管线情况,得以在洪涝灾害中得以第一时间抢修燃气管线。
河南巩义洪涝灾害现场
救援队运用无人机勘查现场情况
在台风灾害中的应用
台风中的大风、降水、风暴潮等都是引发灾情、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因素。运用北斗系统,可以有效提升抢险救灾的实效性、科学性。
针对台风“烟花”引发的上海港海上航设施受损严重、63座浮动航标漂移、2座固定标志倒塌的情况,上海航标处冲嗯运用基于北斗系统的遥测定位跟踪终端,实时跟踪、准确定位,获悉航标动态漂移轨迹,为高效搜寻、及时处置失常航标起到了关键作用。多地提前做好相应措施应对夏季台风多发的情况,浙江绍兴启用支持北斗系统的终端,运用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确保水位设施受高水位浸泡发生故障时的数据及时传输,帮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故障处理。
运用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对航标数据进行及时传输
防灾减灾是北斗应用最为典型和突出领域之一。随着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北斗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也将更为深入、覆盖更多方面。“十四五”时期,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正构建基于北斗等技术的卫星通信管理系统,推动实现应急通信卫星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综合应用,开展北斗系统应急管理能力示范创建。未来,北斗系统将以更优质的服务,继续发挥优势哎,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北斗智慧,减轻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的影响,共同保护群众安全,守护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