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9日,第五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北斗全球系统建设进入收官决胜的关键阶段。承担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中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打赢了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春节后的首战。
火箭在发射中心执行任务的这段时间,也是全国上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火箭研制团队誓要夺取“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型号任务攻坚战”双胜利,用成功向最美逆行者致敬,为中国加油!
更严格的部署
按照既定工作计划,火箭研制团队要在2020年2月12日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面对疫情的挑战,研制团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严格的部署。
研制团队制定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应急处置预案》,逐级传达学习中央及上级的疫情防控工作精神,开展全员宣贯,鼓励大家紧张有序、沉着应对。同时,研制团队成立应急处置机构,制定了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要求等事项,专门制定九条“战疫军规”,确保万无一失。
更周密的措施
研制团队补充了疫情防控应急物资,配备了随队医疗队伍,向队员发放了口罩、一次性手套、红外体温仪、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资;落实体温监测制度,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对发射队员进行体温测量,确保体温记录可追溯可查询。同时,研制团队加强了队伍人员疫情防控教育,采取减少聚集性会议、分散就餐、场地定期消毒等措施,创新工作方式,精简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减少了疫情对发射任务的影响。
更坚定的信念
2月12日,火箭顺利抵达发射中心,团队要将一、二、三级和助推级火箭及卫星整流罩等运送到预定的位置。然而受疫情影响,部分熟悉岗位操作的人员还无法到现场操作,队员们对操作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对变动环节进行了多次预演,安全把火箭运转到预定位置。
后续几天,研制团队逐步对火箭进行全方位的体检和恢复。几十套系统,上千万个零部件,哪怕只是一根头发丝的“多余物”,都可能让所有人前功尽弃,研制团队充分发挥严谨细致、协同攻坚的作风,进行了更为精细化的流程管理和风险分析防控,全力保障火箭精益求精,无愧“金牌火箭”称号。
面对此次任务,湖北人、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还有着一份别样的情愫。他感言,“在西昌执行任务的这段时期,也正是家乡遭受疫情比较严重的时期,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我的家乡。无论大家的岗位是什么,越是在艰难的时刻,越是要将力量凝聚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只有这样才能夺取最终的胜利!”
正如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姜杰院士所言,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高强密度发射已常态化。“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完善的管理流程、成熟的技术积累,过硬的队伍,让我们对这次任务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