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发布会
> 滚动新闻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发布会 时间 : 2016年6月16日 地点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
  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解读中国首部“北斗白皮书”:有关“3”的三个“密码”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17

  中国官方6月16日发布首部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白皮书。记者注意到,白皮书中蕴含有关“3”的三个“密码”。

  “三步走”

  白皮书指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1994年启动建设北斗一号系统,直至2003年发射第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第二步,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底完成14颗卫星发射组网;第三步,2009年启动北斗全球系统建设,计划在2018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我们已顺利完成‘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对记者说,目前北斗二号保持连续稳定运行,服务区内系统性能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当。

  杨长风指出,北斗系统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性提出‘先区域、后全球,先有源、后无源’的建设思路,用较短时间形成了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能力,并为后续全球系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解释,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无源定位体制”,即用户不用发射任何信号即可免费获得卫星信号并实现定位。北斗系统除提供无源定位服务,还可以实现有源测定技术,由用户把位置报告给指挥中心,便于统一调度。

  “三部分”

  白皮书指出,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

  “混合星座是国际首创。”杨长风说,这种技术体制可以高效构建区域系统,兼顾拓展全球系统,具有高轨卫星多、抗遮挡能力强等特点。

  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已完成框架网建设,具备为中国境内用户提供米级、分米级实时定位服务能力。

  用户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产品、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冉承其说,中国已完全实现核心芯片、终端板卡、天线等产品自主可控,并且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三融合”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发展,作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北斗系统也体现出“三融合”。

  首先是“融网络”。杨长风说,将重点推动北斗系统与蓝牙、宽带移动互联网、有限互联网和卫星通信网等融合,实现“北斗地基增强网+高精度位置服务网+宽带移动互联网”互联互通,使北斗时空信息传输更快、位置更精、图像更清、用法更巧。

  其次是“融数据”,实现“北斗系统+高精度遥感数字地图+导航网格码+云计算平台”融合发展。“让孤立、静止的北斗时空数据活起来、动起来,提升北斗时空数据应用价值。”他说。

  第三是“融终端”。截至2016年4月,应用北斗技术的终端超过2400万台,应用北斗作为手机芯片的手机销量超过1800万部。仅在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出货的新款智能手机中,使用北斗芯片的已超过30%。

  杨长风认为,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产品将是未来北斗应用的最大市场,需要重点推动“北斗导航+无线局域网+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一体化芯片研发,打造多功能融合的信息终端产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素、高凯 编辑:陈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