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滚动新闻
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时间:2014年5月21日-23日 地点:南京

谢俊:元器件国产化保证了信息时代的掌控权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23

  (北斗网讯 记者陈飚)5月21日—23日,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北斗网记者专访了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俊。

  记者:这几届导航年会,您是否都参加了?您觉得年会最大的变化在哪?

  谢俊:我一共参加了三届导航年会,觉察到年会一个显著的变化在于北斗应用逐渐突出,北斗应用范围遍布了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应用形式也越发多样化。

  记者:作为第五届导航年会的主赞助商,请您谈谈赞助年会的初衷?您觉得年会这个平台能为振芯科技带来什么?

  谢俊:年会首先可以让企业获得市场信息,是了解行业生态发展态势的窗口;其次,年会是企业展示自身技术实力、宣传自身产品的舞台;第三,年会提供了企业和其他优秀企业交流合作的机会;另外,年会是企业认识客户的渠道、获取客户需求的平台。

  记者:振芯科技围绕北斗“元器件-终端-系统”产业链提供产品和服务,请您结合北斗产业这几年的发展,谈谈公司为何形成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布局?

  谢俊:作为北斗产业起步相对较早的企业,我们对北斗产业机遇与挑战的并存性感触颇深。我们明白从器件到服务的产业链中都存在巨大商机,做好其中一环,都能获得巨大成功。但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产业链是一个生态系统,如果不能协调发展,则没有哪一环可以单独做大。上游是下游的支撑,下游是上游的牵引。由于从事北斗产业的企业间合作还不够成熟,这种上下游良性循环的格局还远未形成。这样的产业环境使得我们确定了全产业链布局。正如阿里巴巴既做电商,也做支付和物流一样。另外,正因为具备了从元器件到系统服务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竞争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缺芯少魂,必将受制于人,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安全。元器件自主国产化从根本上保证了信息时代自我掌控权,这是我们花大力气投入元器件开发的初衷。

  记者:这几年,北斗产品价格一降再降,对于产业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您怎样看待北斗产品降价与降价背后市场格局的变化?

  谢俊:新产品价格降低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缘于技术成熟度的提高,成本的下降;一是缘于竞争使然。就目前北斗价格而言,主要还是市场驱动。尤其在民用领域,有GPS作为价格参照,北斗产品的定价就有下行压力。但我们觉得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如果北斗产品需要靠价格来和GPS竞争的话,那北斗的前景将会很暗淡。目前,北斗产品的成本比GPS高,降价策略竞争的不是GPS的市场,而是北斗同业竞争对手的市场,但这是以牺牲发展所需利润为代价的,不是良性的竞争。所以,还是要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上下功夫,而不是进行价格竞争。当然,从长远角度看,北斗作为全球可利用的产业资源,走出国门,到全球市场去推广应用,与GPS形成竞争,价格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记者:您觉得北斗实现大规模走向老百姓的目标,需要突破的瓶颈是什么?您觉得现在北斗产业界还存在哪些问题?对于未来北斗产业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谢俊:北斗首先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战略的系统,北斗也是一个能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系统,同时北斗还是一个产业生态系统。但是在北斗民用产业的实际发展中,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首先,参照GPS模式发展北斗产业。虽然GPS和北斗的功能类似,但GPS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与今天的北斗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同。所以,简单地按照当初GPS的发展思路去发展北斗,或者说把北斗当作GPS的替代品、备用品的思路来发展北斗的话,北斗产业永远只能跟随在GPS身后,走不出GPS的阴影。

  北斗系统其实有自己的技术特点,比如短报文、分米级广域差分高精度服务等。这些都是GPS在中国不具备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去开发北斗应用,才是北斗的发展之路。

  其次,北斗产业不等于位置服务。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概念非常火热,基于位置的服务是这些信息化浪潮的必需品。因此,位置服务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产业。北斗作为提供位置的一种技术手段,于是便被很多人想当然地与位置服务等同起来。似乎位置服务市场有多大北斗服务就有多大,许多地方政府也被这些概念所混淆,在政策牵引上有所偏差。

  第三,北斗产业园区的建设缺乏宏观规划。从2012年开始,很多地方政府都响应中央号召,建设北斗产业园区。但是不少北斗产业园区的建设,是较盲目的。国家在产业园区建设上也缺乏宏观规划。一些地方政府都没有完全想清楚北斗产业如何在本地发展,就开始划地建园。似乎园区建立起来了,国家专项资金就来了,高科技企业就入驻了。当然,这里面不排除企业从房地产角度考虑的圈地行为。

  从现阶段看,北斗离百姓的生活还有距离。这个距离不是价格成本,也不是核心技术。而是应用需求的结合。移动互联网之所以发展迅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无数的应用想象空间。而这点正是北斗走向大众生活所或缺的。

  经营北斗的企业要真正走向大众,不能仅仅提供单一功能的北斗产品,必须要找出链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兴信息市场的桥梁。比如,带有复合传感功能的北斗芯片、具备室内外协同定位功能的北斗芯片、能嵌入WIFI、NFC、LTE通信芯片的北斗产品等等。只有弥补了应用需求这块短板,北斗才能真正走向大众生活,从而在民用市场获得蓬勃发展。

  另外,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也是制约北斗进入大众市场的一个短板,国家在北斗专用集成电路、应用软件的发展上应更多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