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网讯 特邀记者刘悦)在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会议现场采访到美国MITRE公司CNS工程及频谱总监Christopher Hegarty。
Christopher Hegarty博士是美国MITRE公司CNS工程和频谱总监。1992年以来,他致力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航空应用的相关工作。他目前是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A)项目管理委员会主席,并担任RTCA 159委员会的联合主席。他是《Understanding GP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2n Ed》的作者之一,并担任Artech House出版公司GNS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的联合主编。
记者: 首先能否介绍您和您所在的机构?
Christopher Hegarty: 我所在的公司是MITRE,这是一家私营公司,但并非盈利性质的。我们跟很多私营小企业不一样,它们是不断盈利,然后投资再扩张。而我们虽然我们是一家私营企业,但我们把大部分的盈利资金都用于长期的研发投入中去,从而使得公众能够最终获益。
记者: 你们公司是否有政府背景?
Christopher Hegarty: 是的,我们大多数的收入都来自于政府机构,我所在的部门主要是在航空领域,因此我们的客户有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我的主要职责是通信和导航频谱的工程研究,因此我为FAA做了很多频谱方面的设计工作,同时参与了一些通信系统的频谱规划。自1992年起,我就进入到GPS系统的设计团队,参与GPS民用信号的设计。我和其他同事一起设计了GPS民用的L5信号和L1C信号,包括信号的调制编码等等我都参与过。
记者: 这是您第一次来中国吗?
Christopher Hegarty: 不是的,我是中美卫星导航首次合作会谈的美方代表,我主要负责频率协调方面的事务,我来中国好多次了。
记者:在那次会议中,美方表示对于在民航领域的合作特别感兴趣,是吗?
Christopher Hegarty: 是的,在民航领域,如果能够达成统一的标准,那么大家都能从中受益。举个例子,不管是飞到美国的中国飞机,还是飞到中国的美国飞机,我们都希望飞机上只安装一台导航接收设备,既能接收北斗卫星的信号,也能够接收到GPS信号,这就是统一标准的主要价值所在。 我们目前正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框架下开展研究,并且合作不仅限定在四大导航系统,还包括各个导航增强系统,从而实现各个导航系统之间的兼容。
我们非常欢迎北斗系统的加入,鼓励北斗系统发射更多的卫星,从而提高导航的精确性。
记者: 您如何评价这次与中国开展的合作?
Christopher Hegarty: 我认为非常好,中国人都很友好,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合作。
记者: 您认为中国导航产业发展的怎么样?
Christopher Hegarty: 我认为中国的导航产业将在未来2-3年出现爆炸式激增,市场销售量将会显著增加,我对中国导航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