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全、层次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卫星导航领域制度性的学术交流会议,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导航会议。年会已被ICG确定为国际三大卫星导航学术会议之一,和美国的ION会议一样,是国际卫星导航领域的大型交流平台。
年会的成效和价值,以“四大板块”为载体,通过“六个面向”得以体现。年会面向工程,起到了促进技术攻关,支持系统建设的作用;面向应用,起到了促进政、产、学、研、用交流互动,共同推进系统应用的作用;面向人才,起到了发现和储备后备力量与新兴工作者的作用;面向大众,起到了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和关注自主系统、普及导航知识和提高影响力的作用;面向世界,起到了增进国际同行交流、促进政府间合作、提高北斗系统影响力和地位的作用;面向未来,起到了促进探索、创新的作用。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经历了第一届年会的艰辛创始、第二届年会的继承发扬和第三届年会的超越创新,为第四届年会的持续开展奠定了极好基础。“北上广”连续三届年会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年会将沿着“北上广”的轨道步入良性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卫星导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的平台、展示的平台。
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于2013年5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武汉召开,主题为“北斗应用—机遇与挑战”,涵盖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等内容,欢迎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各界人士积极参加并向会议投稿。
一、 大会议题
S1 北斗/GNSS导航应用
S2 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及兼容与互操作
S3 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
S4 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
S5 卫星导航增强与完好性监测
S6 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
S7 北斗/GNSS用户终端技术
S8 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
S9 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
二、 北斗应用产业化高端论坛
论坛定位:走进北斗应用,展示北斗成果,传递国家支持,宣传北斗价值,强化产业信心,促进规模发展。
板块划分:
第一板块:产业环境板块
第二板块:应用成效板块
第三板块:产业研究板块
第四板块:对话交流板块
前三届年会的情况
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2010年5月19-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其中包含6个专题研讨会、国内外学术交流、科普活动、青少年创新大赛,表彰奖励了青年优秀论文,并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首届年会参会人数1164人。
第二届年会于2011年5月18-20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华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论坛(CPGPS)和上海国际导航产业科技发展论坛加入了第二届年会。参会人数达到1660人。
第三届年会于2012年5月16-19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召开,参会人数达到2205人。会议涵盖开幕式及颁奖、各GNSS主管部门报告、大会特邀报告、北斗之夜、分会场交流、应用产业化论坛多项内容,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继承前两届年会的风格和特色、程式和范式的基础上,第三届年会保持并提高了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四大板块的特色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