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 年会动态
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时间:2021年5月26日-28日 地点:南昌

【H07】导航通信遥感融合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来源:北斗网 发布时间:2021-05-28
  2021年5月27日,由TD产业联盟(北京电信技术发展产业协会)、国防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武汉大学和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导航通信遥感融合发展论坛”在南昌·绿地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现场观众爆满,吸引了200余位专家与学者与会。

  会议现场
  如今导航、通信、遥感三个产业都已取得不菲成果。今年5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了《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体产值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预估到2025年,我国北斗产业总值将达到1万亿元。北斗相关产品已经输出到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用户提供服务。5G作为新基建之首,标志着5G在打造数字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性。截至今年3 月,我国 5G 基站总量达到 81.9 万个,5G 用户数超过 2.6 亿,华为、三星、MTK、高通、紫光展锐 5 家芯片厂商正式发布 5G SoC 芯片 35 款,国内5G手机出货总量 6984.6 万部,占比全球手机出货总量的 71.3%。在遥感方面,中国在轨遥感卫星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取得了海量的地球观测数据。
  暂未消退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对所有国家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如何将“通导遥”从服务和应用的角度进一步创新融合,提升创新空间和产能,成为本次论坛的焦点问题。本次论坛的六位主席分别对此问题提出了看法:TD产业联盟杨骅:“应该加速构建5G通信网络、北斗定位网络和遥感技术融合服务的基础设施与平台,充分发挥“通导遥一体化”融合优势,探索交通运输、应急防疫、公共安全、航天航空等领域的服务和应用。”国防科大孙广富:“随着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开通服务,卫星导航与通信和遥感融合领域出现了巨大机遇,相信通过融合各方智慧,在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将迎来导通遥在技术、协议、标准上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地。”北京邮电大学邓中亮:“高精度时空信息已成为国家安全、经济建设、智慧社会发展依赖的核心基础之一,北斗与移动通信网在信号、信息、设施、应用等层面深度融合,将形成“北斗+移动通信网”的通导深度融合系统,支撑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PNT体系建设。”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刘朔:“’天空地’应用牵引,’通导遥’技术驱动,融合带来新发展。”武汉大学姜卫平:“通导遥相互赋能,深度融合,释放倍增效应,助力高质量发展。”中科星图时信华:“应该加速构建5G通信网络、北斗定位网络和遥感技术融合服务的基础设施与平台,充分发挥“通导遥一体化”融合优势,探索交通运输、应急防疫、公共安全、航天航空等领域的服务和应用。”
  本次论坛由TD产业联盟杨骅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刘朔研究员、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时信华高级副总裁主持论坛。会议期间,相关科研院所、科研院校和业内知名企业汇聚一堂,国防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航天三院卫星运营事业部、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就“通信、导航、遥感”融合技术典型应用与趋势分析、基于低轨星座的全球导航增强与环境监测、5G车联网与通感融合、5G定位技术及其部署方案、基于北斗反射信号的形变场高精度遥感技术、5G+云计算赋能下的遥感智能服务、“北斗+遥感”赋能联合应急指挥控制等问题展开具体讨论。共同研讨导航、通信、遥感融合的机遇及瓶颈问题,适应未来数字经济需求下的庞大应用市场。

  TD产业联盟杨骅

  国防科技大学孙广富

  北京邮电大学邓中亮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刘朔

  武汉大学姜卫平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时信华
  本届论坛从服务与应用角度研讨导航、通信、遥感融合的成果与机遇,就“通导遥一体化”的必要性达成共识,卫星导航解决定位的问题,通信解决通信覆盖的问题,遥感解决对地观测的问题。未来数字经济社会将对服务和应用会提出更高要求,“通导遥一体化”将为车联网、智能农业、生产建设等领域提供新的服务。
编辑:武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