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聚焦年会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时间:2011年5月18日-20日 地点:上海

人民网: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5-19

  [人民网科技]: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开幕式将于5月18日9:00开始,直播马上开始,敬请关注。 [08:53]

  [主持人辛毅]: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09:06]

  [主持人辛毅]: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现在开始。 [09:07]

  [主持人辛毅]: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现在开始。本届年会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本届年会科学委员会由27名院士、知名专家组成。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担任主席。本届年会包括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普活动等四项内容。 [09:09]

  [主持人辛毅]:在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基础上,全球华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论坛和上海国际导航产业科技发展论坛,加入本届年会。 [09:10]

  [主持人辛毅]:下面首先有请总装备部科技委韩延林副主任致辞。 [09:12]

  [韩延林]: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我谨代表总装备部对这次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09:16]

  [韩延林]:本届年会以推动更大范围交流与互动,更高层次创新与合作为宗旨,以设计北斗的未来为主题,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北斗卫星导航发展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稳步建设,应用推广与产业化加速推进之际,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的领导,卫星导航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代表,以及各卫星导航系统的主管部门官员和专家,齐聚上海世博中心,共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发展与途径。共划全球卫星导航应用的前景与未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09:17]

  [韩延林]:当前,世界各国卫星导航系统竞相发展,相互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不断为世界人民提供更为广泛、丰富、优质的定位导航数字服务,我相信随着全球卫星导航应用的快速拓展,以及基于时空基准引发的创新应用,必将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本着开放、独立、兼容、渐进的原则,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顺利推进。已成功构建了由三颗同步地球卫星,和三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预计今年底具备为我国提供初始服务的能力。2012年,形成亚太地区无源服务能力,2020形成全球无源服务能力。 [09:19]

  [韩延林]: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促进卫星导航领域的学术交流,鼓励社会各界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参与与合作。在推进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产业化上,探索新思路、发现新人才、寻求新突破,有力推动我国和世界卫星导航事业健康发展。 [09:21]

  [韩延林]:衷心希望本届年会,充分继承上海世博的宝贵财富,充分汲取世贸文明的精神动力,从更广阔的视角,汇集共同智慧,融合优势资源,衷心希望各位来宾,在学术交流、高端论坛中发展真知灼见,碰撞睿智火花。在展览展示,科普活动中收获友谊与分享。获得启迪与借鉴,共同打造北斗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共同打造北斗与世界卫星导航的合作空间。 [09:21]

  [主持人]:下面请年会委员会主席孙家栋院士致辞,大家欢迎。 [09:23]

  [孙家栋]: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 [09:25]

  [孙家栋]:我代表本届年会科学委员会热情地欢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参加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09:25]

  [孙家栋]:卫星导航源于时间和空间的基准,人类从时空出发,为满足经济和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科学技术上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发展。当科学家发明了卫星导航之后的年代,人们及时地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和通过这样一个系统能解决的问题,就更多了。今天我们已经看到面对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对时间、位置、服务如此的广泛,并充满变革的需求。面对全球的GNSS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各卫星导航系统共同发展的愿景,卫星导航必将突破新的科技,创造新的服务,迎接新的未来。 [09:25]

  [孙家栋]:卫星导航学术活动追随着这一时代的潮流,必将蓬勃发展、愈加兴旺,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是在北斗系统稳步、快速发展,并于全球GNSS共同的进步中,应时而生。今天,如此众多的专家、学者、官员、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本次年会,更多的海外专家参与,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卫星导航事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卫星导航应用和产业的厚望。体现了全球GNSS的融合发展,共同进步的诉求。我们不仅要建好北斗系统,更要用好北斗系统,不仅要在中国,而且要在全球,与全球各间GNSS共同推动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惠及人类生活福祉和经济的发展。 [09:27]

  [孙家栋]:今年的中国导航学术年会,也就是第二届年会,它的主题是“设计北斗未来”,我们都知道,未来需要梦想,未来需要科技,未来需要设计,未来需要交流和创造。因此在这里我衷心地希望与会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和各界人士,利用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这一平台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共同设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应用的美好未来。同时我在这里还要对获得本届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和“北斗杯”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的青年朋友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09:27]

  [孙家栋]:感谢到会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正是你们积极的支持,使得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每年越办越好。最后预祝本届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谢谢各位。 [09:27]

  [主持人]:下面请上海市沈晓明副市长致辞,大家欢迎。 [09:28]

  [沈晓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09:29]

  [沈晓明]:今天,我们在这里迎来了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首先我谨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年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出席年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09:29]

  [沈晓明]:卫星导航产业是国家部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上海作为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重要研发基地,一直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积极参与北斗系统的建设任务,并实现了一批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上海还通过对接中欧合作项目,承办导航国际论坛,组建卫星导航产业创新联盟,主动对接北斗重大应用示范项目等,为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9:29]

  [沈晓明]: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上海正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整体思路,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们将以国家大力建设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为重大契机,结合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依托上海导航产业、微电子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和能力,进一步加强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产业发展。 [09:29]

  [沈晓明]:本次年会以“设计北斗的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北斗系统建设、应用和产业化的相关问题,寻求扩大国际合作、学术交流、应用推广的途径,对于北斗系统建设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相信本届年会必将为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更好的应用推广做出积极的贡献。 [09:29]

  [沈晓明]:最后,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在上海期间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09:29]

  [主持人]:下面请国防科工局胡亚枫副局长致辞,大家欢迎。 [09:30]

  [胡亚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09:30]

  [胡亚枫]: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盛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中国卫星导航事业的各界朋友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09:30]

  [胡亚枫]: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是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学术交流、高端论坛、科学普及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地展示卫星导航领域的最新成果。这对加强卫星导航领域的学术创新、技术创新、领域创新和应用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产业发展和发展。随着今年4月10号IGSO—3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了北斗导航系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09:32]

  [胡亚枫]:为了加快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十一五”期间作为国家无国防科技工业局组织实施了北斗导航民用市场开发的专项,以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示范工程三个专题开放实施,共安排卫星导航应用的电子地图共享平台,高精度集成的定位研究,北京交通与导航定位信息服务系统等16个研究项目,目前已取得了多项的应用成果,对于我国导航应用和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09:32]

  [胡亚枫]:根据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技术发展纲要,国防科工局编制了航天十二五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卫星通讯广播、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为核心的卫星应用的产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将充分利用北斗导航卫星应用的技术积累,支持配合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系统的论证工作。在应用产业化顶层设计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09:32]

  [胡亚枫]:作为国防科工局将继续与有关部门合作,一如既往地支持北斗导航卫星工程建设,努力地推进中国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预祝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取得新的重要成果。获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09:33]

  [主持人]:下面请中国科学院阴和俊副院长致辞,大家欢迎。 [09:33]

  [阴和俊]:各位代表,非常高兴和大家相聚在浦江之畔的世博中心。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向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嘉宾出席本次年会表示诚挚的欢迎。 [09:35]

  [阴和俊]:卫星导航自上世纪发展至今,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电信、电力、测绘等诸多行业领域,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显著提升了社会的生活质量。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空间基础设施。是国家新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应用产业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09:35]

  [阴和俊]: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应用,需要开展持续、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本届学术年会在参会人员规模与范围、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与上一届相比均有大幅度的拓展和提升。相信通过为期三天的学术交流,高端论坛、科学普及和展览展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年会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必将成为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09:35]

  [阴和俊]: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机构和科学技术的最高学术机构,长期以来支持所属单位开展卫星导航研究,鼓励科技人员投身卫星导航事业,不断培养创新人才,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我们有志于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等方面,与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09:35]

  [阴和俊]: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9:35]

  [主持人]:下面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袁洁副总经理致辞,大家欢迎。 [09:36]

  [袁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09:42]

  [袁洁]:今天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开幕。我谨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对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自美国GPS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之后,中国相继启动了伽利略系统和北斗系统的建设。 [09:42]

  [袁洁]:随着全球数字化的发展,卫星作为一种定位的手段,被广泛授予到一切时间信息的领域,并逐渐与通讯、遥感融合,形成渗透力极强的交叉综合产业。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导航系统,致力于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信通讯服务,已在测绘、水利、车辆导航监控、应急救援、气象监测,海洋渔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09:42]

  [袁洁]:伴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进程,2010年10月,我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产业发展,为大力发展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提供了正则支持。 [09:42]

  [袁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的研制和主网建设工作,在建成北斗实验导航系统的基础上,正在进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主网建设。后续我们还将承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工作。 [09:43]

  [袁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始终以服务国家现代化,积极运用航天技术,大力发展卫星导航技术和卫星导航应用产业。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加强学术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必将对卫星导航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通过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平台,加强与各方面的紧密联系,共同推动中国卫星导航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09:43]

  [袁洁]:最后预祝年会,取得丰硕成果,并预祝学术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09:43]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热情洋溢的致辞和对年会的良好祝愿。各位代表,在未来的三天时间里,年会将就10个方面的议题,分别进行大会交流,分会交流,张贴报告交流和应用于产业化论坛交流,来自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的73个单位,还将展示在卫星导航领域所取得的技术成果。本届年会得到了国内外卫星导航界的积极响应,共收到143个单位的633篇论文,组委会编辑印制了年会论文集,100余篇论文收录到SCI、ER等检索期刊,近300篇论文收录到ISTP检索文集。 [09:43]

  [主持人]:为培养卫星导航后备人才、普及卫星导航知识,促进卫星导航应用创新,配合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召开,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届年会评选出了大赛的大学组、中学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下面为第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组、中学组一等获奖者颁奖。一等获奖者8名,他们是:北京大学蔡亚萍,大连理工大学任振儒,中国地质大学刘司其,北京理工大学吴家祥,大连市第八中学张家新,北方交大附属中学黄可聪,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云选,浙江省镇海中学黄因涛,下面请一等奖获得者上台领奖,请年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李祖洪研究员、谭述森研究员,为一等奖获奖者颁奖。 [09:44]

  [主持人]:现在颁发一等奖,一等奖获奖者三名,他们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周善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陈进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叶继。下面请一等奖获奖者上台领奖。请总装备部科技位韩延林副主任,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孙家栋院士,为一等奖获奖者颁奖。 [10:08]

  [主持人]: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获奖的青年们和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为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提议,让我们对本届年会科学委员会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年会承办单位北京环球信息应用开发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协办单位全球华人定位导航协会,上海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国科环宇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赞助单位,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联星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大会组委会和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10:08]

  [主持人]:大会开幕式到此结束。 [10:08]

  [主持人辛毅]:按照会议日程,首先请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主任做报告。 [10:30]

  [冉承其]:我的报告主题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计划的实施。主要内容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新进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政策措施。 [10:33]

  [冉承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计划:一、(一)发展目标。按照“质量、安全、应用、效益”的总要求,建设高性能、高可靠、高效益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满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卫星导航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计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年产值4000亿元。 [10:35]

  [冉承其]:(二)基本原则。开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开放服务,并欢迎全世界的用户使用北斗系统。中国将与其他国家就卫星导航有关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以推动GNSS及其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10:37]

  [冉承其]:自主:中国将独立自主地发展和运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能够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服务,为亚太地区提供高性能服务。 [10:40]

  [冉承其]:兼容:中国将致力于实现北斗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和互操作,确保用户获得更好的服务。为了保护现有用户和产业利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升级改进过程中将后向兼容。渐进:北斗系统将依据中国的额技术和经济发展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建设发展,为用户提供长期连续的服务,并持续改进系统性能。 [10:41]

  [冉承其]:(三)发展步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先区域、后全球,先有源、后无源”的总体发展思路分步实施,形成突出区域、面向世界、富有特色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第一步,1994年启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设,2000年形成区域有源服务能力;第二步,2004年驱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2012年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无源服务能力。 [10:43]

  [冉承其]:(四)基本任务。1.工程建设。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组成,其中空间段星座包括5颗GEO卫星和30颗Non-GEO卫星,地面段由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30余个地面站组成,对星座实施业务管理,同步研制各类型用户终端。系统提供授权、公开、广域差分、位置报告等四种服务。定位精度优于10米,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时间系统采用北斗时并溯源到UTC(NTSC),坐标系统采用CGCS2000,与ITRF的一致性约为5厘米。系统信号体制包括3个频点的导航信号。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用CZ-3A系列运载火箭发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提供卫星发射组网与运行的测控支持。 [10:45]

  [冉承其]:2、应用推广与产业化。掌握卫星导航芯片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产品化,消除卫星导航产业链中的短板,奠定北斗产业化和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实施行业和地区典型示范项目,验证北斗高可靠产品、平台、设施和解决方案,确立应用信心,具备规模应用条件,奠定北斗全面应用的基础。验证跨行业资源共享的北斗应用共性平台、设施和解决方案,制定有利于行业间、地区间卫星导航应用合作的国家标准和政策建议,奠定基于北斗的国家位置服务的基础。 [10:46]

  [冉承其]:3、关键技术攻关持续开展卫星导航前沿理论、方法和体制研究,包括:星座设计、信号体制、精密定轨与时间同步、时间频率体系、差分与系统完好性、星间链路、自主导航、长寿命与高可靠、星地一体系统控制与管理、高灵敏度接收机技术、低成本GNSS/MEMS组合导航技术等。 [11:22]

  [冉承其]:(五)组织实施。国家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聘任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按照“坚持效益目标、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质量至上、坚持科学决策”的原则,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施专项管理。成立了专家咨询机构,包括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及由系统总体技术、导航技术、平台与测发控、测试评估与试验验证、国际合作、质量可靠性、应用推广与产业化、标准化工作、政策法规组成的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11:22]

  [冉承其]: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新进展:根据发展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全面、快速推进,“第二步”建设任务取得重大进展。 [11:22]

  [冉承其]:(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展 1、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平稳过渡到北斗导航系统已于去年用北斗导航卫星接替了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已平稳过渡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保证了位置报告服务的持续。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稳步推进按照组网发射计划,至今已发射8颗北斗导航卫星,除部分卫星用于系统试验验证和信号测试外,已构成“3+3”基本系统;地面段已完成设备研制和安装调试,各项功能运行正常。用户段已完成测试终端研制。开展了系统集成试验工作,验证了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工作的协调性,验证了系统服务精度指标。系统将于2011年10月完成全面测试,将具备向我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始服务的条件,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1:22]

  [冉承其]:(二)应用推广与产业化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森林防火、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等诸多领域,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南方冰冻灾害、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启动了北斗芯片和终端的研制工作,完成了北斗基带、射频芯片和天线的研制招标,性能满足产业应用要求。启动了北斗行业应用示范项目。包括:交通运输部开展了“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建设,重点解决“两客一危”车辆运输过程监管服务问题。中国气象局开展了“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预警示范应用”,满足气象预报、气候预测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的需要等。其它行业、区域示范项目也正在抓紧组织论证。为提升应用质量、安全和效益,探索了应用领域、应用方式、应用价值的创新。以打造基于北斗的位置服务产业为目标,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地基增强网和中国新一代互联网为支撑,开展了中国位置网需求分析和顶层设计,正在开展实施方案论证。 [11:22]

  [冉承其]:(三)关键技术攻关立足长远,通过顶层设计,从系统建设和应用两个层面,成体系地开展了总体类、单机类、测试类以及应用类的基础技术、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得到工业部门、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广泛响应,通过加大投入和科学管理,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各项研究工作进展顺利。 [11:23]

  [冉承其]:(四)国际合作 2010年9月,中美在北斗和GPS系统射频兼容问题上取得共识并签署协议,标志着两系统完成了ITU框架下频率协调。 2010年以来,中欧继续开展北斗和Galileo系统兼容与互操作技术工作组会谈。 2010年7月,北斗系统与国际民航组织航行委员会进行了会谈;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进入ICAO标准的制定与审查工作程序。 2010年10月,作为ICG四大供应商之一,中国派遣了历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参加了第五届ICG大会。目前,中方已提出主办2012年ICG第七届大会申请意愿,得到联合国外空司和ICG各成员认可。 [11:27]

  [冉承其]:(五)近期计划 2011年,将发射3-4颗组网卫星,为我国及周边大部分地区初步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 2012年,将发射5-6颗组网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以及覆盖更广的位置报告服务。定位精度优于10 m、测速精度优于0.2 m/s、授时精度优于50 ns。 [11:27]

  [冉承其]: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政策举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技术攻关、质量管理、资源整合、政策保障、人才培养、监督评价、国际合作等工作,并进一步采取以下政策举措。(一)系统服务的政策举措 1、为配合北斗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编制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展示北斗的进展与成果,并将每半年对外更新一次。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底首先提供区域服务,可满足亚太地区用户需求;并持续提升性能,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向全球用户提供公开服务。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实现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并积极推进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互操作。 [11:27]

  [冉承其]:(二)应用产业化的政策举措 1、尽快发布北斗公开服务ICD文件,积极推进北斗产品研制及应用服务开发。 2、加大核心芯片等基础产品技术攻关投入力度,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奠定行业和大众北斗应用的基础。 3、加快推进行业和地区北斗应用示范,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奠定全面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基础。 4、积极推进中国位置网示范工程建设,培育、催生和规范以北斗为核心的位置服务产业,奠定行业和大众位置服务市场基础。 [11:27]

  [冉承其]:(三)关键技术攻关的政策举措 1、持续推动系统建设技术攻关,形成产、学、研、用研究体系。构建开放的北斗技术研究平台,广泛吸引社会各领域人才从事北斗研究,提升北斗系统性能及应用服务水平。 2、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培育卫星导航创新体系。会同有关部门设立北斗创新基金,支持卫星导航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和应用模式探索,服务北斗系统持续发展。 3、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卫星导航学术氛围。打造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等交流平台,发现新人才,探索新思路,促进关键技术突破、系统建设和发展、应用推广与产业化。 [11:27]

  [冉承其]:(四)国际合作的政策举措 1、参与国际GNSS性能监测研究工作,提高国际GNSS的服务性能。 2、致力于实现北斗与其他GNSS的兼容与互操作,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3、融入国际民航、海事等国际标准体系,使北斗拥有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同等的地位。 [11:27]

  [冉承其]:四、 结语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按计划稳步推进系统建设和应用,即将进入提供初始运行服务的阶段。作为国家卫星导航领域的管理部门,我们将全面落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各项政策举措,与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北斗建设和应用的朋友们共同努力,确保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目标的实现。谢谢大家。 [11:27]

  [主持人辛毅]:下面请美国国务院空间和高级技术办公室副主任Mr David Turner做报告。 [11:32]

  [人民网科技]:Turner先生负责民用和军民两用空间合作以及多边科学和先进技术活动。Turner先生报告的题目是“GPS政策,系统最新进展及国际合作”。 [11:32]

  [人民网科技]:Turner先生的报告全面介绍了美国国家天基定位导航授时政策、GPS及其增强系统最新进展以及有关国际合作活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11:32]

  [主持人 樊士伟]:下面有请俄罗斯联邦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定位导航授时信息分析中心卡娅女士做报告。 [11:33]

  [人民网科技]:卡娅女士从事科技信息服务,主要负责信息支持和国际活动协调。卡娅女士的报告题目是“GLONASS系统状态与计划”。 [11:37]

  [人民网科技]:卡娅女士的报告全面介绍了GLONASS系统的进展情况、现代化和有关国家证词,以及国际合作方面的内容。 [11:38]

  [主持人]:欧盟企业与工业总司伽利略处处长提尔曼先生因故无法参会,由欧空局伽利略运行和发展处处长海因先生代为做报告。大家欢迎。 [11:41]

  [人民网科技]:海因先生的报告题目是“欧洲伽利略和EGNOS(依格诺斯)项目”。海因先生的报告介绍了欧洲伽利略和依格诺斯系统的建设进展情况,伽利略系统国际合作活动以及兼容与互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11:45]

  [人民网科技]:海因先生在报告中提到,欧盟委员会认识到卫星导航应用的重要性,2010年推出了应用计划,强调了手机、精准农业等6个重点应用领域。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和欧洲伽利略项目组到现在一共签署了12个项目的合作协议。这些项目有系统的建设项目还有关于系统的模拟验证项目、系统应用项目。 [11:45]

  [主持人]:下面有请日本官房内阁空间政策战略总部秘书处主任青木先生做报告。 [11:45]

  [人民网科技]:青木先生的报告题目是“准天顶系统和MSAS系统进展和地震影响”。青木先生主要负责卫星导航合作等国际事务。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准天顶系统和MSAS系统的进展情况、准天顶系统对GPS的补充和加强、可能的应用领域等。 [11:48]

  [主持人]:今年三月,日本遭受了特大地震和海啸灾害,给日本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祝愿日本人民尽快从灾难中恢复,重建更加美好的生活。再次对青木先生表示感谢。今天上午会议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和支持。 [11:59]

编辑: